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的题((21分)白发与脐带林文月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每回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的题((21分)

白发与脐带

林文月

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每回见了,都令我十分心痛。

这些年以来,我已经深切体会,悲伤不是抽象的心理感受,并且更是极具体实在的生理痛苦。那种感受会从惜懂不明的意识变为十分明显的疼痛,直袭胸口。

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身心痛苦感受,所以不敢轻易清理这个抽屉。早晚打开抽屉的时候,总是让它停留在半开状态,最多也不超过三分之二,因为在那隐蔽的三分之一后段,藏着母亲遗留的白发,与曾经联系着母亲和她胎内的我的脐带。

白发用一张淡色的信纸包着,脐带安放在素色小纸盒内。每回重见这两样东西,都不得不教我回忆那个悲伤的黄昏。

办完丧事后的黄昏,我们都回到母亲的卧室,凄楚地清理她的遗物。“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洒”。那个黄昏,夕阳冉冉,犹有些许懊热,但失去母亲的子女,心中只有一片冰寒。我们衔悲默默,分头清理,没有费多少时间就做完了工作。

唉,人的一生中所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

白发与脐带,便是在那个黄昏觅得的。

那一团白发,与一些梳具同放在杭妆台右上方的小抽屉里。母亲终身未曾剪发。记得她从前丰饶的黑发几乎与身高等长,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转白,也逐渐脱落变稀。她总是把梳栉之际脱落的发丝缠盘成团,兴致高的时候,偶尔也会用布缝制成实用而美观的插针包。

是我在那个小抽屉内发现母亲遗下的落发。那上面还残留着属于母亲的独特香泽。摩攀着,嗅闻着,想到母亲的躯体已遵嘱火化,而那团白发乃是她躯体仅留的部分,便有心碎的怀念与哀痛,眼泪遂纷纷落下。即将于次日返归异国居地的大妹看见,悲苦地央求分与她一些发丝。我便将那一团白发分成五份,让弟妹们带回去珍藏。心想:这样子,母亲就可以跟着她所疼爱的五个子女分散各地而无处不在了。

属于我的一络白发与装着脐带的小盒,三年多来一直深藏在我自己的卧室内梳妆台的抽屉里。

纸盒内垫着一些棉花。原先应该是纯白的棉花,如今已年久发黄。那一条枯干如草的脐带便弯弯地搁在棉花上面,较粗的一头还打了两个小小的结。

初时,我有点害怕,不敢正视它,也不敢去碰触它,但想到那是曾经将自己和母亲牢牢联系的东西,便有一种温暖亲热的感觉漾荡心上。我轻轻将它拾起,放在右手食指上端详。

多么奇妙啊,这一段萎缩成寸许长的细带,竟是生命的随道,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年,甚至另一端已经烬灭了,它仍然完整地叙说着薪火传递的故事。我想象自己浑沌无知时安全地隐藏在母亲的胎内,与她的脉博共同起伏,通过这条细带,一点一滴吮吸滋养与爱情。最温馨甜美,莫过于此。

自从产婆把脐带剪断打结之后,我便在形体上与母亲分离,开始独立生长。双亲赋与我们生命和躯体,而生活与命运却必须由我们自己去经营维护:虽则如此,这一条有形的脐带所启示的正是她无限的爱情。

其实,脐带的剪断,甚至干落,并没有使我与母亲完全分离,因为随着年岁增加,我越长越像母亲。造化的美妙运作之一,是把父母亲的形貌气质移植在子女身上,使得生命的泉脉永不流渴。

二十岁那年夏天,我把披散于肩头的发丝拢合到后,去参加亲戚的宴会。.几乎所有的长辈都异口同声惊叹,说我简直是母亲年少时的再现。我记得那时在羞报的氛围中瞥见母亲满足的眼色。大概通过脐带,母亲所给予我的,不仅是滋养与爱情,另有她身上各种有形无形像貌与脾性吧。

经过这样漫长的岁月,这许多痛苦的经验,我终于体悟《孝经》上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于今,我方始明了十余年前不慎灼伤自己肌肤时,母亲何以举声悲泣的原因。她一定是在我的身上看到自己,我的疼痛乃遂直接移袭到她的身上。我们的躯体原来是二而一的,然则母亲虽已离去,她的生命却仍然借着我的躯体延续下去,因此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我若能发扬光大生命的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

母亲那略泛金黄色的白发,不盈一握在我掌心。我用指尖细腻梳通,一如母亲晚年病中我为她沐浴时那样温柔,那样亲密,然后,重新用另一张素色的信纸包妥。

我彻底清理过梳妆台的抽屉,仍然将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现在,我不再逃避、害怕,也不再激越、伤悲了,我的心似有一种通过苦痛经验的澄明平静。

(有删节)

1.文章首段中“逃避心理”是指 (2分)

2.请体会文中第一处划线句“唉……其实真是有限”的丰富含义。(3分)

3.文中引用《孝经》上的话的作用是__ 。(3分)

4.“白发”和“脐带”两个物象在文中各有怎样深刻的寓意?(4分)

5.以下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在描写上具有抒情性与记叙性交融、今昔交错、时空互换的特色。

B.作者以平淡而又细腻淡雅的语言娓娓地诉说母爱的至真至纯。

C.本文是怀念文却悲而不伤,凄而不惨,害怕中有温馨,泪水里有喜悦。

D.作者“摩掌”、“嗅闻”母亲遗落的白发,意在突出母亲的白发香泽独特。

6.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最后一段。(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怕被“白发”与“脐带”引起失母之痛而不愿整理梳妆台抽屉的心理。2.从表面看,母亲一生中经手的东西不少,但遗留的东西不多,能用以寄托感情的更是有限;从深层看,通过“不少”与“有限”的对比,更能体现出母亲保存的脐带对于女而言的无限珍贵。深刻地传达出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的爱与感恩。3.是为了印证“我”经过漫长的岁月和痛苦的经验所明白的道理:我与母亲的目区体是二而一的,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发扬光大自己生命的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4.母亲的“白发”是岁月流逝,生命衰老的标志,寓含着母亲对五个子女的爱与辛劳的村出。 “脐带”不仅是母亲给予我的滋养与爱情,还是母亲生命延续的通道(生命的隧道)5.D6.内容:叙述交代“把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1分)总结“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由“逃避、害怕”到“激越、伤悲”再到“澄明平静”。表现了作者逐渐面对现实而珍惜此刻生命的心路历程。 形式:呼应标题与前文有关梳妆台与“白发”、“脐带”的内容,结构严谨}(1.5) 运用对比,展现了自己面对“白发”、“脐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突出自己现在的成熟和内心的宁静。(1.5)
1.
分 析:
现代文阅读中多义词的含义,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词语含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在语境中临时具有的,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不存在。因而,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然后再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不同含义。词性语法作分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要作词性分析,以确定答案表述和试题要求解释的词语在结构性质上一致。如果试题要求解释的词语是名词(名词短语)、动词(动词短语),拟写答案要用相应的短语来表达;如果是形容词,则要从该词所表现的事物的性质特点方面考虑,结合具体内容作出解释;如果是副词,则要根据副词的类型(情态、语气、范围、频率等),结合上下文进行阐述。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
分 析:
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三注意、三想到):“三注意”是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三想到”,一些句子的含义有时比较深奥,需要想到其特殊性,即“三想到”:“一想到”是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如果是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二想到”是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三想到”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3.
分 析:
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回答。是为了印证“我”经过漫长的岁月和痛苦的经验所明白的道理:我与母亲的目区体是二而一的,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发扬光大自己生命的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
考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
分 析:
“白发”是岁月流逝,生命衰老的标志,寓含着母亲对五个子女的爱与辛劳的村出。 “脐带”不仅是母亲给予我的滋养与爱情,还是母亲生命延续的通道(生命的隧道)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
分 析:
题肢所给的信息句都是孤立的,但我们绝不能孤立地去妄加揣测,一定把信息句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句子的意思,从而把握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等。其实,在阅读时就应该对文章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去粗存精。然后就可以将信息句在文中迅速准确定位,并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其信息指向,以便我们筛选出正确的信息。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
分 析:
内容:叙述交代“把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1分)总结“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由“逃避、害怕”到“激越、伤悲”再到“澄明平静”。表现了作者逐渐面对现实而珍惜此刻生命的心路历程。运用对比,展现了自己面对“白发”、“脐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突出自己现在的成熟和内心的宁静。
考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