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题。孤雁高启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不共凫鷖宿,蒹葭夜夜寒。注①凫鷖(yī):野鸭、水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题。
孤  雁
高  启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鷖宿,蒹葭夜夜寒。
【注】①凫鷖(yī):野鸭、水鸥。
(1)这首诗前三联是如何表现题目意蕴的,请具体分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题目中主要的字眼是“孤”,也就是回答前三联是如何体现“孤”的.可抓住描述性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如“几行”“独”形成鲜明的对比;“呼失”写出了雁的孤独凄厉;“欲下迟”写出了雁的影单心怯;“云低”“月冷”渲染了雁的飞行环境,烘托出了雁的孤单.

(2)尾联意为“即使如此,哪怕是独自露宿在芦苇丛中,也要坚韧地忍耐这漫漫长夜的侵袭,但决不会为了取暖而和野鸭或水鸥挤在一起”,这里作者借“孤雁”表达自己的心愿志向,明显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清高孤傲的情怀

答案:
(1)首联写孤雁与雁群失散,单独北归,处境孤单,第二联写它身单力弱,独自飞上天空却又无法组成雁阵,前路未测,心中畏怯.第三联写它召唤同伴却又无雁应答,想要在月光中形影相吊,聊以自慰,却又连月都残缺了,孤单凄凉更近一步.
(2)托物言志.这两句写孤雁哪怕独自散落在芦苇丛中,也要坚韧地忍耐寒冷,绝不会为了取暖而与野鸭或水鸥挤在一起,借孤雁形象表达了诗人清高孤傲的情怀.
 
译文:
在衡阳的时候开始失去伙伴,回家的路途遥远而且只能孤独的飞行.
度过陇关的时候有些许的胆怯,想要在空中排阵却是很困难的.
在云雾的外围急切的呼喊着自己的伙伴,月色的照映之下露出孤单的残影.
即使如此,哪怕是独自露宿在芦苇丛中,也要坚韧地忍耐这漫漫长夜的侵袭,但决不会为了取暖而和野鸭或水鸥挤在一起.
 
赏析:
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物抒怀.
塑造了一个孤独单飞,历尽艰险但绝不与野鸭、水鸥同宿的孤傲的大雁形象.
这只大雁刚飞出衡阳就与雁群失散了,不得不独自飞翔.漫漫的万里归路上,是何等的孤独凄凉.诗词中的“失伴”和“单”紧扣标题的“孤”字.
但是,形单影只的大雁,即使呼唤不到同伴,却依旧在月下独自翱翔,翱翔在那漫漫的、严寒的长夜中.
物和物性要归结到人和人性.
作者借此文表达了自己归途失伴的无奈与孤独,和自己孤傲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