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历经磨难十年后终于到达西域,大月氏不愿夹击匈奴。张骞回来后,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历经磨难十年后终于到达西域,大月氏不愿夹击匈奴。张骞回来后,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各国的政治、军事、地理、物产和风俗等情况。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联合乌孙国夹击匈奴,乌孙国没有答应,但派了几十名使者陪同张骞归来,自从西域各国同西汉相继建立了良好关系。后来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进一步促进了这条道路上的交通和贸易发展。东汉的班超曾任西域地区长官(西域都护)30年,为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做出了贡献。自此,自长安至欧洲大秦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材料二:唐朝时期,经济文化繁荣,海陆交通发达,交往的国家遍及亚洲、欧洲、非洲。长安成为当时中外交流的一个国际都市。714年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使,海上交往有日本、新罗、印度、大食等国家和地区。宋代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南宋时期,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贸易往来。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管理和保护对外贸易。宋朝政府对前来贸易的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凡设有市舶司的城市,都建有专门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在外商聚居的地方,还设立专门的外商子弟学校--蕃学。
材料三:元朝东西方之间的陆路与水路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西方的传教士沿着传统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大都兴建教堂,进行传教活动。元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商人在这里定居。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最著名的是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解决了陆路的不便性。明末清初实行海禁,海上丝绸之路日趋衰落。
(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2)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我国丝绸之路兴盛的共同原因。
材料一: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历经磨难十年后终于到达西域,大月氏不愿夹击匈奴。张骞回来后,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各国的政治、军事、地理、物产和风俗等情况。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联合乌孙国夹击匈奴,乌孙国没有答应,但派了几十名使者陪同张骞归来,自从西域各国同西汉相继建立了良好关系。后来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进一步促进了这条道路上的交通和贸易发展。东汉的班超曾任西域地区长官(西域都护)30年,为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做出了贡献。自此,自长安至欧洲大秦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材料二:唐朝时期,经济文化繁荣,海陆交通发达,交往的国家遍及亚洲、欧洲、非洲。长安成为当时中外交流的一个国际都市。714年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使,海上交往有日本、新罗、印度、大食等国家和地区。宋代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南宋时期,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贸易往来。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管理和保护对外贸易。宋朝政府对前来贸易的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凡设有市舶司的城市,都建有专门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在外商聚居的地方,还设立专门的外商子弟学校--蕃学。
材料三:元朝东西方之间的陆路与水路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西方的传教士沿着传统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大都兴建教堂,进行传教活动。元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商人在这里定居。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最著名的是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解决了陆路的不便性。明末清初实行海禁,海上丝绸之路日趋衰落。
(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2)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我国丝绸之路兴盛的共同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历经磨难十年后终于到达西域,大月氏不愿夹击匈奴.张骞回来后,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各国的政治、军事、地理、物产和风俗等情况.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联合乌孙国夹击匈奴,乌孙国没有答应,但派了几十名使者陪同张骞归来,自从西域各国同西汉相继建立了良好关系.后来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进一步促进了这条道路上的交通和贸易发展.东汉的班超曾任西域地区长官(西域都护)30年,为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做出了贡献.自此,自长安至欧洲大秦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了道路;汉朝设立西域都护,管理、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2)据材料二、材料三可知,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我国丝绸之路兴盛的共同原因是: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政府引导、保护、管理对外贸易;水陆交通发达等.
故答案为: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了道路;汉朝设立西域都护,管理、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形成.(类似亦可)
(2)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政府引导、保护、管理对外贸易;水陆交通发达等.
(2)据材料二、材料三可知,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我国丝绸之路兴盛的共同原因是: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政府引导、保护、管理对外贸易;水陆交通发达等.
故答案为: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了道路;汉朝设立西域都护,管理、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形成.(类似亦可)
(2)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政府引导、保护、管理对外贸易;水陆交通发达等.
看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是,遇到了一位老寿星,当即,乾隆皇帝赠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同行的 2020-06-17 …
对黄帝陵对联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陵,自古以来,黄帝陵留下了许多陵联.请读下面的黄帝陵联上句,并试着 2020-06-2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B.炎帝部落和黄帝部 2020-07-16 …
下列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 2020-07-16 …
史记与历史课本记得有不一样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回事?历史课本上有一句话,“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逐鹿 2020-11-24 …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在这里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 2020-11-25 …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下列历史事件,《史记》中不可能记 2020-12-17 …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下列历史事件中,《史记》中不可能 2020-12-29 …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下列历史事件中,《史记》中不可 2020-12-29 …
汉武帝为了联络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于出使西域,了解了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公元前,汉武帝又派张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