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中的至间接表现了当时战事的情况如何?

题目详情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中的至 间接表现了当时战事的情况如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陇 西 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1]
  作品注释
  ①陇西行:乐府古题名之一.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②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③匈奴:这里泛指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 ④酒泉:郡名,在今甘肃省酒泉县东北. ⑤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⑥烽戍:烽火台和守边营垒.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燧”,夜晚举火为“烽”.戍,一本作“火”. ⑦断:中断联系.[2]
  作品鉴赏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现在,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这首边塞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与紧张,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所以有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信不减太白”之誉.
看了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中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活动与探究:有人认为,汉武帝以前的皇帝软弱,对匈奴只能退让和亲,汉武帝雄才大略,敢于反击匈奴,所以  2020-06-21 …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A.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判决  2020-06-21 …

《史记》载: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万,是“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里的记载主要反映  2020-06-21 …

区别下面括号围住的词表达何种感情:(1)你真糊涂啊!尽干些让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这下大快人心了吧  2020-07-04 …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公元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出击匈奴,沉重打  2020-11-13 …

下列关于西汉初年实行“和亲”政策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根本上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B.使得匈  2020-11-28 …

《史记》载: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万,是“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里的记载主要反映了  2020-11-28 …

下列对汉武帝大败匈奴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一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B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C有利  2020-12-29 …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遭遇匈奴人被扣押了十余年,第二次出使却没有遭遇匈奴人,很顺利,最主要的原因是()A  2021-01-01 …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汉元帝时把昭君嫁给了匈奴首领单于。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