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选段出自课文《 》,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 (2)解释下面加粗词的含义。 ①尤在于名实 ②难壬人 ⑦胥怨者民也 ④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②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③如曰今日当一切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4)司马光在长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五大弊端是什么? (5)选文第1段分哪几层进行的论述? (6)概括选文第2段的大意。 (7)选文第2段使用了多种句式,请各举一例指出。 |
(1)《答司马谏议书》,北宋,王安石,政治,思想,文学; (2)①名义和实际;②奸人,佞人;③互相;④不只是; (3)①大小官员多数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②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③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4)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5)先提及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再摆出驳斥的观点;接着逐一驳斥所谓实施新法的五大弊端。 (6)分析反对派怨恨、诽谤新法的原因,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表示不满。 (7)反问句:“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判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假设句:“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
求一个成语~我实在想不起了就是有一件小事,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又传给了别人,但传的有些偏离 2020-04-0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2020-06-21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不久前,被认证为资深电视节目制作人的网友“易小术”在微博讲述了一起实 2020-06-24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 2020-06-28 …
卧薪尝胆的故事阅后感就是看来卧薪尝胆的故事后的感想,不用太长,够1分钟讲话就行了 2020-07-0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月19日,《人民日报》一篇报道谈到了“90后实 2020-11-08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失去的森林许达然那时我在台中做事。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可做,就读自己喜欢 2020-11-20 …
孔子的故事阅读答案1.读完本文后,请说说孔子一生最主要的成就在哪两方面?2.孔子总想寻找机会实现他的 2020-12-15 …
中共中央发布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通电 2020-12-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抒情诗[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诗的目标不在于表现事物的面貌,相反是事物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