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孔子为何对鬼神“敬而远之”?
题目详情
孔子为何对鬼神“敬而远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也就是说,相信鬼神存在,但从不谈论,采取的是“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的策略和态度:“子不语怪、力、怪、神.”“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x0d从这些论述中,很多人简单地得出结论:孔子把目光转向了人间,认为人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做好地下的“人事”,而不应该去谈论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鬼神.如果不尽“人事”,单纯地去祈祷,上天的鬼神也不会赐福的.正所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尽人事而知天命”.\x0d这种看似矛盾的地方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孔子一方面说“敬鬼神而远之”,一方面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方面是“不语乱、力、怪、神”,一方面却又是“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中庸》)以至于我们疑惑:孔子到底相信鬼神,还是不相信鬼神?他是仅仅承认鬼神存在就止步不前了,还是真的相信鬼神的保佑和赐福?\x0d可是,人却不能在自己的切身体验之外去谈论鬼神.就像一个人平时不信仰佛,而到碰到灾祸之事再跑去求佛,这样的人能领会佛法无边吗?肯定不能.如果一个基督徒,仅仅是为了能够进天堂才去信仰上帝,这样的基督徒能够领会上帝的善吗?当然也不能.\x0d孔子说,鬼神的意义就在你虔诚地祭祀鬼神的过程中,而不在别处.所以,孔子一向反对脱离开祭祀这一“机缘”去谈论鬼神.正如一个从来不会游泳的人站在岸边对游泳这件事乱加揣摩一样,孔子也从来不外在地去谈论“乱、力、怪、神”.“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x0d其实,孔子何尝不关心“鬼神”和“死”,他仅仅是不能容忍对鬼神抱有“事奉”的态度.正如朱熹对这句话的注“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鬼,幽明始终,初无二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这个注解可谓一语中的.意思是说:人间的事情,你如果不诚不敬,可能还能蒙混过关.可是,对待鬼神,如果你不以虔诚地态度曲投向他,就什么也没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朱熹引二程说:“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论语集注·雍也》)\x0d所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x0d生和死惟有打成一片,才能有真切的生和悲壮的死.否则,一切都是外在于我们.就像今天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x0d这句话就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完全割裂开,使之彼此外在化了.岂不知,“曾经拥有”正是建立“天长地久”的爱情信念之上的.现在的“意义”正是来自于对未来的“期待”.如果没有了对未来的期待,哪里会有现在的“拥有”呢?如果一旦知道了前途的暗淡,今天的浓度也势必立即大打折扣.“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历来都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译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这似乎已成定论.其实颇有可议.
看了 孔子为何对鬼神“敬而远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进而远之,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 2020-05-16 …
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1)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2020-05-21 …
敬而远之有没有敷衍的意思孔子对鬼神的敬而远之是否是对有神论的不屑 2020-06-27 …
他人品不好,我们都对他敬而远之.这里的敬而远之是什么意思? 2020-06-27 …
“无俗情之浓腻,如水月之淡远.虽时空之隔阻而心心相印,历世事之迁移而息息相依.相忘于江湖而若对咫尺 2020-06-30 …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对三者观点 2020-07-28 …
指出下列对“而”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①危而不扶,颠而不持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2020-11-14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逮至远鄙郊外之臣——远鄙:边远的小邑B.四鄙之萌人闻 2020-12-10 …
选出与“学而不思则罔”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句A.择其善者而从之。B.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020-12-15 …
英语翻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