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山行口号施闰章奔陂赴涧响琤琤,百里争流似练明。端是崖泉尘不染,出山何异在山清。15.诗中的崖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诗人借此表达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山行口号

施闰章

奔陂赴涧响琤琤,百里争流似练明。

端是崖泉尘不染,出山何异在山清。

15.诗中的崖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诗人借此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16.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5.(1)诗人通过营造特殊的意境,突出“崖泉”清洁明净、一尘不染的形象特征(2)诗人赞颂“崖泉”在山里山外都一样纯洁透明,不受污染的品格,暗示人们出来做官后和做官前都要一样的清明廉洁、一尘不染。

16.托物言志。诗人借潭水之清,暗示为官要清廉。借写山涧的泉水出山后扔保持着清洁的本性,暗喻踏上仕途后也要保持清廉的本性。诗人欣赏山涧流出的山泉,表达的是一种自勉的情怀。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情感主旨探讨的一道试题,情感主旨类试题在作答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体现情感的关键词汇,比如“愁”“苦”等这样的词语能直接体现情感。同时要注意结合诗词下面所给的注释,只有把所给的信息都用上了,答题也就有了准度。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准确审题分两步作答:(1)诗人通过营造特殊的意境,突出“崖泉”清洁明净、一尘不染的形象特征(2)诗人赞颂“崖泉”在山里山外都一样纯洁透明,不受污染的品格,暗示人们出来做官后和做官前都要一样的清明廉洁、一尘不染。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常见的表现手法的知识把握,结合着诗句关键词句分析作答。本题考查手法的问法上很直接,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可得出:托物言志。诗人借潭水之清,暗示为官要清廉。借写山涧的泉水出山后扔保持着清洁的本性,暗喻踏上仕途后也要保持清廉的本性。诗人欣赏山涧流出的山泉,表达的是一种自勉的情怀。考生注意先要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对诗句的分析,加以谈手法的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对于我来说,我觉得竞争是比较有益的.它的有益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当人们处在竞争环境中时,  2020-04-22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  2020-05-13 …

四川保路运动是爱国性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的运动,其特点主要有①斗争开始时采取了合法斗争形式②“成都血  2020-05-13 …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清  2020-06-11 …

四川保路运动是爱国性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的运动,其特点主要有①斗争开始时采取了合法斗争形式②“成都血  2020-06-20 …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中国准添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  2020-07-28 …

1854年,英法曾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的要求,结果遭到拒绝,英法遂暂时把修约要求搁置一边。之所以如  2020-11-27 …

依据课本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运用地理和政治有关知识,说明两次鸦片战争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  2020-12-10 …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大规模  2020-12-19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