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谣:“胡蛮胡蛮不中用,咸榆公路打不通,丢了蟠龙丢绥德,一趟游行两头空。六千官兵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害得榆林邓宝珊,不上不下吊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谣:“胡蛮胡蛮不中用,咸榆公路打不通,丢了蟠龙丢绥德,一趟游行两头空。六千官兵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害得榆林邓宝珊,不上不下吊空中。”

材料二    解放战争初期,敌人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据1948年比较乐观的估计,要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前后至少也要5年。但是,人民解放军最后只用了3年时间,就消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军事主力,取得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

材料三    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请你们看一看艾奇逊(美国国务卿)的话:‘和平到来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地撤退;(二)它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

(1)材料一反映的战况发生在哪一年?“胡蛮”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军事主力”是通过哪些重要战役被消灭的?

(3)材料三中,美国实际上选择了“三种可能”中的哪一种?它做出这种选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947年。胡宗南。

(2)1948年秋到1949年夏,中共中央抓住有利战机,组织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大决战,先后开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发起渡江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事主力。

(3)选择了第三种。根本目的: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或独霸中国)。

(4)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或得人心者得天下)。(答出其意即可)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德国有个新上任的林务官,下令把森林“打扫”干净。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  2020-04-07 …

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正确的选择是()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2020-05-13 …

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一个人被人用雨伞刺死在酒吧的角落里.半个小时后,警方抓到一个年轻人,罗林警官立  2020-06-07 …

改反问句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改为反问句)答:A难倒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  2020-06-10 …

森林里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想把森林管理好。一天,他亲自到森林里去看了看,觉得森林真  2020-06-1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林务官真的犯错误了吗?从前,德国有个新上任的管理森林的林务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  2020-07-14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第6自然段仿写:林务官把地上的枯枝烂叶整理干净了,段落仿写  2020-07-14 …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想把森林管好.一天他亲自到森林里去看了看,觉得森林真乱,除了那些高大树  2020-11-24 …

1999年《读报参考》披露:曾写出全国优秀论文《青年人生论》的广西合浦县县委书记何建林,利用手中的权  2020-12-23 …

读读句子,想一想这些标点各有什么独特的作用?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