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道趣味题明末督师重臣洪承畴,素以忠义、气节自命,他在自家的厅堂中央特意自题一联:“君恩深如海,臣节重如山.”后来,他奉旨出师关外,在松山兵败被俘,屈膝变节.当时有人在那副对联

题目详情
一道趣味题
明末督师重臣洪承畴,素以忠义、气节自命,他在自家的厅堂中央特意自题一联:“君恩深如海,臣节重如山.”后来,他奉旨出师关外,在松山兵败被俘,屈膝变节.当时有人在那副对联中添加了两字,对他表示嘲讽.
你知道这两字怎么加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历史对联七题
对联添笔:
1、话说汪逆精卫,自叛国投敌以后,当上了日本的儿皇帝,踌躇满志,1941年旧历除夕,他在家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以效古代帝王与民同乐的风度,还无耻地以孙中山的信徒自诩,对联是这样写的:“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
半夜里有人在几个字旁略添几笔,第二天早晨汪贼门口挤满了人,无不拍手称快,汪精卫得报后,一看大惊失色,一面驱散群众,一面急令卫兵擦干洗净,从此汪精卫再也不敢在大门口贴对联了.你看这一笔怎么添?
2、从前有个老进士,仗势欺压百姓,村里的人们对他早已恨之入骨.有一年,他的儿子中了进士,更是洋洋自得,夸耀不已,在大门口贴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老入官,少入官,老少齐入官.”
不想当晚被人偷偷地改动了几笔.第二天一早,过往客人都朝着进士家的大门笑开了,
老进士出来一看,顿时气青了脸.你知道这副对联是怎样改的吗?
对联添字:
3、抗战胜利后,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上联由三个国家名组成,下联由三个城市名组
成,即“中国—————————日本;南京—————————————成都”.此联巧妙别致,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大地欢喜若狂的气氛.你能把该对联补写完整吗?
4、明末督师重臣洪承畴,素以忠义、气节自命、在他的厅堂中央,特意自题一联:“君恩深如海,臣节重如山.”
后来,他奉旨出师关外,在松山兵败被俘,屈膝变节,成为卖国贰臣.时人在那副对联中添加了两字,洪承畴得知此事,面红耳赤,自惭形秽.你知道这两字怎么加?
5、清代,某地有个贪官,过年时贴出这样一副春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有人在其上下联各添了一行字,变成了一副讽刺贪官联,路人皆拍手叫好.你知道是怎
么改的吗?
对联添句:
6、“妹妹我思之,———————————.”
清末某次科举考试,其试题为“昧昧我思之”(语出《尚书·秦誓》,乃深潜静思之意).某考生不解题意,做成一篇“妹妹我思之”的情书文章.考官阅卷时,不禁哑然失笑,即提笔在卷上批了五个字,两句话联起来,恰好成为一副滑稽可笑的对联.请你想
一想,考官会批哪五个字?
7、“本庄欲满清平,打出两张一万;———————.”
1933年3月,伪满洲国的御用文人秉承日本侵略者的意旨,悬赏重金在报上举办征联活动.
其上联是:本庄欲满清平,打出两张一万.此联是双关语,单纯从字面上看,参与搓麻将的庄家想打满贯或清一色或平和赢钱,就不用万子了,果断地将万子打出去.但针对当时形势,上联的隐语是:日本军官本庄繁想要满洲太平、繁荣,故打跑了张作霖、张学良和万富林.征集下联的奖金高达一万元,某些软骨头者一心想扑大奖,极尽粉饰阿谀之能事,标出的下联,连日本人都觉得“蠢”;而有骨气的中国文化名人对此却不屑一顾……日本人并不死心,不惜加金续征,每年添增奖金一万元.到了1944年,奖金达12万元,相当于当时400名普通职员一个月工资的总和,但直至1945年日本帝国投降,仍然无人“中奖”!是年(1945年)春节后,沈阳有人署名“一群市民”奋然投书“应征”,令日本人一看当场暴跳如雷.
你知道这副对联是如何作的?
参考答案:
1、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
2、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老入棺,少入棺,老少齐入棺.
3、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其中“捷克”在这里是“战胜”的意思,“重庆”是“再一次庆祝”的意思,“成都”是“成为首都”的意思,含义双关.
4、君恩深如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5、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6、哥哥你错了.
7、联云:“吾辈光复中华,驱逐四寇三奸.”“四寇”指当时侵占东北三省的四员日军头子;“三奸”指溥仪等伪满州国诸汉奸.严格地讲,这副对联并不十分工整,而且也不含隐语,但它打击敌人的目的是达到了.
看了 一道趣味题明末督师重臣洪承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