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
题目详情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史记•留侯世家》)(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醒能述以文者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
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以上慢侮人故 故___ ②吕后如其计 如___
③上详许之 详 ___ ④上怪而问之 怪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译:___
②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译:___。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史记•留侯世家》)(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醒能述以文者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
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以上慢侮人故 故___ ②吕后如其计 如___
③上详许之 详 ___ ④上怪而问之 怪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译:___
②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译: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注意结合句子分析.
例句和选项D中的“以”都是介词,用;A.连词,表结果,以致;B.连词,表目的,来;C.动词,认为.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涉及到文章的基本事件、人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解答此题要采用“题文对照”的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本相应区间进行对照,核实.
C.因果关系错,原文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是因为张良的计策.
(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他们因为陛下为人傲慢的原因.故:原因、缘故;
②吕后依张良所言.如:按照;
③高祖表面上答应.详:同“佯”,假装;
④高祖有些奇怪,问.怪:对…感到惊奇.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卑:谦恭;固:坚决;宜:应该.句子翻译为:派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坚决地邀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
②求:邀请;辟:躲避;从:跟从.句子翻译为:我邀请你们几年了,你们却躲避我(而隐居深山),现在你们为什么愿意跟从我的儿子?
答案:
(1)D
(2)C
(3)①故:原因、缘故 ②如:按照 ③详:同“佯”,假装 ④怪:对…感到惊奇
(4)①派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坚决地邀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
②我邀请你们几年了,你们却躲避我(而隐居深山),现在你们为什么愿意跟从我的儿子?
例句和选项D中的“以”都是介词,用;A.连词,表结果,以致;B.连词,表目的,来;C.动词,认为.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涉及到文章的基本事件、人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解答此题要采用“题文对照”的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本相应区间进行对照,核实.
C.因果关系错,原文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是因为张良的计策.
(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他们因为陛下为人傲慢的原因.故:原因、缘故;
②吕后依张良所言.如:按照;
③高祖表面上答应.详:同“佯”,假装;
④高祖有些奇怪,问.怪:对…感到惊奇.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卑:谦恭;固:坚决;宜:应该.句子翻译为:派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坚决地邀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
②求:邀请;辟:躲避;从:跟从.句子翻译为:我邀请你们几年了,你们却躲避我(而隐居深山),现在你们为什么愿意跟从我的儿子?
答案:
(1)D
(2)C
(3)①故:原因、缘故 ②如:按照 ③详:同“佯”,假装 ④怪:对…感到惊奇
(4)①派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坚决地邀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
②我邀请你们几年了,你们却躲避我(而隐居深山),现在你们为什么愿意跟从我的儿子?
看了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形容老人的四字词语,如: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仙风道骨. 2020-06-1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 2020-06-1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 2020-06-1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 2020-06-18 …
四个像白发苍苍,一样描写老人的四字词语 2020-07-03 …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报道,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 2020-07-16 …
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谁可以解说?月下老人第四十签谁可以解说?签曰:“良人者,所仰 2020-11-05 …
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1)一位老人突患脑血栓,致使局部脑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老人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 2020-11-10 …
某单位为离休老人进行了健康查体,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如下:1号老人双眼结构完好,但左眼失明;2号老人两腿 2021-01-13 …
(2007•泰安)某单位为离休老人进行了健康查体,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如下:1号老人双眼结构完好,但左眼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