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 “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 孟尝君乃进冯驩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 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 。”冯驩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合之。齐为会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 (1)邑入不足以 奉 客 (2)坐者皆起, 再 拜 小题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1)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 (2)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 小题4:你对冯驩“收债于薛”的举动感到意外吗?你如何评价冯驩的这一做法?(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1)供养 (2)两次 (2分) 小题2:D(2分) 小题3:(1)上等食客住所里的冯老先生从状貌长相看,很是精明,又是个长者,一定稳重,派他去收债该是合适的。(2)食客的需用恐怕无法供给了,希望先生替我去索取欠债。 (4分,每个句子2分) 小题4:(1)冯驩为孟尝君市义,笼络人心,报答知遇之恩;(2)从某种意义上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每点1分) |
| 小题1: 点评:本题有难度,几组多义词不容易辨识。由于古文语言精练,字词常常是一字多义,且有丰富的变化,理解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文意和语境识记字词意义,尤其要注意词义的活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注意将关键的字词解释清楚,直译意译者结合,比如第一句中“甚辩”是很精明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给”是“供给”,“责”是“索取”。 点评:本题有难度,句子内容学生不太容易弄懂。翻译文言句子,要把文章的内容先大致理解,了解语境,再思考句子中字词的意思。学习时,要多积累文言字词方面的知识,要所有积累。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冯驩宴请欠债人所说的一番话来理解冯驩对主人的一片忠心替主人笼络人心,教人知恩的做法。这种做法有它的合理性,一是尽心为人做事,二也体恤了百姓。 点评:本题不难,抓住关键信息点即可作答。本题是阅读最常见最常规的问题,虽是主观开放题,其实很容易作答,把文章中作者所谈的话题用自己的话再复述一下即可,自己的话,便是自己的感受。语言的形式上注意用提示词,“我认为”“我感受到”。 |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孟尝君时相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李是一个卖鞋的鞋的成本价是20她卖30过年了就打八折卖一个人拿五十去卖鞋小李没有零钱去邻居换了五 2020-05-13 …
一个诡辩问题,请教大家了客人:来碗热面.服务员:一碗热面.客人:换碗冷面.服务员:一碗冷面.客人吃 2020-05-16 …
卖葱的故事一卖葱的去卖葱,客人问“买一百斤多少钱,”卖葱人“一块钱一斤,一百斤一百块钱”客人又问“ 2020-06-15 …
数学高手快进啊!我的问题是!有3个人去饭店吃饭,3个人付了30块钱!也就是一个人10块钱,可是那天 2020-06-16 …
有三个人去住旅店,一共花钱是30元,每人出了10元钱.后来老板又退了5元钱吩咐小弟把钱退给三位客人 2020-06-18 …
还差一块钱三个人住旅馆,三十块钱一晚,于是,一人掏了十块钱凑够了三十块钱.后来老板说今天打折,便拿 2020-06-25 …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A.邑国人感到奇怪,把他的父亲当 2020-06-28 …
虞寄为何说客人文字不辨 2020-12-13 …
有三个人去旅馆投宿,一共30元,平均每人1O元.老板说今天打折,只收25元,就把5元钱给了,服务员, 2020-12-26 …
有三个客人去住旅店,住宿费为30元,为了省钱,每个人给店主10元钱后住下。过了一会儿,店主突然想起今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