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两竿落日”“入暮”可见是傍晚;“背西风”“得一西风”可见都是写“西风”.
(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观点态度,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背西风”“犹愁热”“深藏碧伞中”都是拟人的手法.“相倚恨”中的“恨”点明情感所在;第二首诗“细草摇头”“荷花愁热”“低面深藏”给人以活泼、调皮、娇羞之态.

答案:
(1)傍晚;西风(每空2分)
(2)拟人手法.(1分)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答出情感1分,手法分析2分)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答出情感1分,手法分析2分)

译文:
《齐安郡中偶题》: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水面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情.
《暮热游荷池上》: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边乘凉.池边的小草摇头晃脑,向诗人报告“风来了”.诗人急忙敞开衣襟,企图把这阵西风全拦住,不让它溜走一点,好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凉风.虽然已经到了傍晚,那些娇嫩的荷花还是害怕天气的炎热,低着头在碧绿的荷叶下躲躲藏藏,不敢抬起脸来呢!

赏析:
《齐安郡中偶题》:第一首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令人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一点来比较,应当说,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这里,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文心雕龙•物色篇》),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南唐中主李璟有首《摊破浣溪沙》词,下半阕换头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历来为人所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这两句不如它的上半阕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并赞赏其“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而原词接下来还有两句是:“还与韶光共顦顇,不堪看.”这几句词以及王国维的赞语,正可以作杜牧这两句诗的注脚.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其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暮热游荷池上》:诗的一、二两句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时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诗的三、四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表现了诗人的欣喜,喜悦之情.用小荷的情来表现诗人自己的情.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傍晚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看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假如你在开动的火车上,竖直上抛一个糖果,问是否能落在手里?详细点!为什么?2,假如有一滴水竖直下  2020-03-30 …

《变形记》第二部分以一场猛烈的家庭冲突为情节高潮,仔细阅读有关段落,回答后面两个问题。(1)写出格  2020-05-17 …

模仿朱自清的《细雨》请你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也来创作一首小诗.微风惊雷浪花落英细雨朱自清东风里,  2020-06-20 …

阅读课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阅读  2020-06-25 …

冲好的咖啡放了2、3天,上面出现了很多个一样的菌落……是不是空气里的细菌被咖啡选择了?那这种细菌是  2020-07-06 …

《草虫的村落》第5段(见详细描述)采用了什么写法?第五段: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  2020-07-20 …

《芭蕉》问题回答春天里,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个角落里种了一棵芭蕉苗。  2020-10-31 …

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些人为了寻找一个科学家,在海上通过一个漩涡来到了一个原始部落!男主角喜欢上了原始  2020-11-14 …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问题。就从这里开始为了征询意见,新来的党委书记对行政科的三位科长谈了自己对今后  2020-11-21 …

对细菌和真菌菌落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小B.细菌的菌落大都有红、褐、绿、黑、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