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杜甫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注】:严郑公,即严武。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戍都尹,故称“黄阁老”。
(1)从诗歌的颈联和尾联中可以看出杜甫写此诗时的境况如何?
(2)全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3)《唐诗镜》评价此诗颔联:“三、四老笔,顿觉怀抱可想。”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注】:严郑公,即严武。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戍都尹,故称“黄阁老”。
(1)从诗歌的颈联和尾联中可以看出杜甫写此诗时的境况如何?
(2)全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3)《唐诗镜》评价此诗颔联:“三、四老笔,顿觉怀抱可想。”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作答本题根据后两联的内容概括,“生理只凭黄阁老”写生活贫苦;“衰颜欲付紫金丹”,写年岁苍老;“三年奔走空皮骨”写奔波流浪;“信有人间行路难”写仕途艰难.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表现诗人善恶分明、爱憎分明的思想和性格;“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自诉穷老,万般无奈的凄苦之情.“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写出对严武的真诚信赖和感激之情.
(3)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句中的关键词,“新竹”“高千尺”,写出新松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恶竹”“万竿”,写出恶竹随乱而生.
答案:
(1)贫困凄苦;年岁苍老;奔波流浪;仕途艰难(生活艰难也可).(1点1分)
(2)善恶分明、爱憎分明的思想和性格.自诉穷老,万般无奈的凄苦之情.对严武的真诚信赖.对严武的感激之情.(一点1分,答对)
(3)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
赏析:
第四首诗的首四句是诗人设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却给人以启迪世事的联想:“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大意是说:自从离开草堂,常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这虽是诗人遥想离开成都之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但这也体现了诗人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当年诗人离开草堂时亲手培植的四株小松,才“大抵三尺强”(《四松》),诗人很喜爱它,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那到处侵蔓的恶竹,即使有万竿也要斩除.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这两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应须”四字上.杨伦在《杜诗镜铨》旁注中说:这两句“兼寓扶善疾恶意”,这是颇有见地的.乱世的岁月里,诗人的才干难以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诗人由此感慨万分.这两句,深深交织着诗人对世事的爱憎.正因为它所表现的感情十分鲜明、强烈而又分寸恰当,所以时过千年,至今人们仍用以表达对于客观事物的爱憎之情.
此诗的后四句落到“赠严郑公”的题意上.“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生理,即生计.黄阁老,指严武.唐代中书、门下省的官员称“阁老”,严武以黄门侍郎镇成都,所以这样称呼.金丹,烧炼的丹药.这两句说,诗人的生计全凭严武照顾,衰老的身体也可托付给益寿延年的丹药了.这里意在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和欢乐之情.最后两句,诗人忽又从瞻望未来转到回顾过去,有痛定思痛的含义:“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诗人自762年(宝应元年)七月与严武分别,至764年(广德二年)返草堂,前后三年.这三年,兵祸不断,避乱他乡,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诗人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难》,等到身经其事,才知世事艰辛,人生坎坷.“行路难”三字,语意双关.一个“信”字,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
全诗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情真意切,韵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诗人将欢欣和感慨融合在一起,将瞻望与回顾一同叙述,更显出了该诗思想情感的深厚.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表现诗人善恶分明、爱憎分明的思想和性格;“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自诉穷老,万般无奈的凄苦之情.“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写出对严武的真诚信赖和感激之情.
(3)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句中的关键词,“新竹”“高千尺”,写出新松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恶竹”“万竿”,写出恶竹随乱而生.
答案:
(1)贫困凄苦;年岁苍老;奔波流浪;仕途艰难(生活艰难也可).(1点1分)
(2)善恶分明、爱憎分明的思想和性格.自诉穷老,万般无奈的凄苦之情.对严武的真诚信赖.对严武的感激之情.(一点1分,答对)
(3)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
赏析:
第四首诗的首四句是诗人设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却给人以启迪世事的联想:“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大意是说:自从离开草堂,常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这虽是诗人遥想离开成都之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但这也体现了诗人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当年诗人离开草堂时亲手培植的四株小松,才“大抵三尺强”(《四松》),诗人很喜爱它,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那到处侵蔓的恶竹,即使有万竿也要斩除.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这两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应须”四字上.杨伦在《杜诗镜铨》旁注中说:这两句“兼寓扶善疾恶意”,这是颇有见地的.乱世的岁月里,诗人的才干难以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诗人由此感慨万分.这两句,深深交织着诗人对世事的爱憎.正因为它所表现的感情十分鲜明、强烈而又分寸恰当,所以时过千年,至今人们仍用以表达对于客观事物的爱憎之情.
此诗的后四句落到“赠严郑公”的题意上.“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生理,即生计.黄阁老,指严武.唐代中书、门下省的官员称“阁老”,严武以黄门侍郎镇成都,所以这样称呼.金丹,烧炼的丹药.这两句说,诗人的生计全凭严武照顾,衰老的身体也可托付给益寿延年的丹药了.这里意在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和欢乐之情.最后两句,诗人忽又从瞻望未来转到回顾过去,有痛定思痛的含义:“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诗人自762年(宝应元年)七月与严武分别,至764年(广德二年)返草堂,前后三年.这三年,兵祸不断,避乱他乡,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诗人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难》,等到身经其事,才知世事艰辛,人生坎坷.“行路难”三字,语意双关.一个“信”字,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
全诗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情真意切,韵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诗人将欢欣和感慨融合在一起,将瞻望与回顾一同叙述,更显出了该诗思想情感的深厚.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真实存在的B.扬声器、电磁继电器都应用了电磁铁C.电动机 2020-05-13 …
我今年高一,多到我都不想去看,我想知道暑假作业应不应该抄,如果不抄,我都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去预习下一 2020-05-20 …
凡在硫化氢气体可能产生的场所工作,都应验明硫化氢气体的浓度小于( )ppm时,方可进入工作场所。A. 2020-05-28 …
凡在离地面_____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2020-05-29 …
theChenfamily和theChens的区别都是姓陈的一家但是是不是有什么细微差别呢谓语动词 2020-06-12 …
下列实验操作都应该注意先后顺序,请在每题的横线上填上“先”或“后”字.(五)稀释浓硫酸时,往烧杯里 2020-07-06 …
一.在括号内填写成语我和爸爸下棋时,每走一步都是,生怕输给他.任何工作都应该善始善终,不能.老师点他 2020-11-05 …
飞行器垂直升空加速过程中会发生多次音爆吗?看了很多科幻电影飞行器在飞向外太空时会连续的多次的产生音爆 2020-11-06 …
下列常用的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A.一切实验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B.灭菌目的只是消灭与培养菌 2020-11-21 …
1.任何工作都应该善始善终,不应该()2.陈师父虽然七十多岁了,但他(),神采奕奕,不像上了年纪的人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