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牲畜繁殖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5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卷4

材料四: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就必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到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材料五: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1)结合材料二,理解新政的实质。

2)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3)材料一和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4)通过材料五,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新政的实质在于以国有化形式尽量避免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竞争,以政府的力量全面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列宁的初衷是以上层建筑的力量来改造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中的分配、生产问题,而忽视了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本身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经济困难、农民不满、富农叛乱等现实表明必须实行新的政策加以解决矛盾。(3)二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前面与后者相比,它们在历史条件、目的、具体措施和结果方面迥然不同。(4)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是积极的,符合实际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干预方式甚至采取一些看似过激的措施遏制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也是值得称道的。这说明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提高地位需要改革。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3...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牧畜繁殖,以提高农  2020-06-2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  2020-06-20 …

下列与“农耕思维方式”有关内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在农业生产时代,农产品数量可以提高,质  2020-11-30 …

此过程中,①通过分工和协作,提高了农业生产率②形成产业局部垄断,提高了农产品价格③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  2020-12-01 …

四川省在发展绿色食品中,针对农民收入和农村相对落后的现状,提出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为  2020-12-09 …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C.  2020-12-14 …

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的政策不包括()A.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B.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C.调整农产品结  2020-12-20 …

下列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有()①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②通过政府对自愿减少耕种  2020-12-20 …

在种田时,要不断地往农田中施加氮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田中的含氮量不足以使农作物高产B  2020-12-26 …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2021-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