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材料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
题目详情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1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2)简化了税制,扩大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
本题以唐朝后期实行的两税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分析材料、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第(1)问,抓住材料中的“土地兼并加剧”“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累千金”“身居穷约”等有效信息概括出相应答案。第(2)问,抓住设问中的限制语“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可以联系唐朝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分析,再抓住材料中的“民户在现居地登记”“夏秋两季征收”“财政总收入增加”等来概括出答案。 |
看了 材料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一次布料下振动料箱进开始耙料布料过程中料车退下振前冲头下压砖块成型后振动成型后消除余震脱模 2020-05-14 …
初三的一次函数的题,一个某服装厂需要M和N种的服装一共80件,现有A布料70m,B布料52m.制作 2020-06-14 …
一卷塑料布,里面的支持物体是硬纸筒,可以任意量米数,能否知道纸筒的重量有一卷100公斤的塑料布,里 2020-06-16 …
—1—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1此材料什么历史事件之后的?2与西汉哪个民 2020-06-29 …
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年一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 2020-07-05 …
小明和同学欲测试几种材料的隔声效果,比较哪种材料隔声效果好.他们将一个闹钟放在一个木盒子儿里盖好, 2020-07-06 …
已知每2m的布料可以做上身衣身3个或衣袖3只,现有132m布料.问: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衣身和衣袖才 2020-11-16 …
要约和要约邀请案例分析题,求助2008年,甲制衣厂认为秋季服装主色调为黑色,想制一批黑色毛料西装,遂 2020-11-25 …
22.(7分)社会生活是时代的缩影,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了社会的演进。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轮 2020-11-27 …
服装厂有甲布料42米,乙布料足够多,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L两种型号的工作服共40套,已知做一件M型号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