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分析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节选中数量词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题目详情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分析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节选中数量词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分析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节选中数量词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湖心亭看雪》中的句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历来倍受称赞,认为作者妙用量词,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悠远脱俗写意山水画.
在现在能看到的各类资料上,基本上认同这个观点,《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为“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可是,如果把这些词认为是量词,那么问题随之而来:
一是既然是量词,那么这些量词都是修饰什么名词呢?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这里的一张、一局、一壶都可以视为数量词后置,这是古文行文的一个特点.分别对应前面的事物,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按照这种习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应该是“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与余一芥舟,舟中两三粒人而已”可是教师用书中的翻译明显的只有“芥、粒”两个当为量词,而把痕和点作为名词来处理.
二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若解释为“舟中两三个人影罢了”.这和文章内容是相矛盾的.从文中可以看出舟中只有两个人,余和舟子,张岱不可能连几个人都算不出来.于是有人认为,两三是虚指,说明人的数量少.当然,如果这样解释,我们可以从辛弃疾的《西江月》“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星天外”和李山甫的《寒食》“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找到相类似的例子.但是这样还有一点说不通,从文章看,句子中痕、点、芥、都侧重表现事物的渺小,来衬托大雪三日之后的雪景的空旷.可是为什么单单写舟中人的时候要突出其数量的少呢?
其实,这里的粒不应该是量词,应该是名词.而且是省略量词的名词.如果解释为名词的话,这些问题就不复存在了.理由如下:
一是古文有省略量词的习惯.在文言文中,数词常常是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而不需要量词的帮助.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陶渊明的》“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口技》中“一桌 一椅、一抚尺”都是如此.相反古文省略数量词搭配而省略名词的用法却不多.
二是粒原意为米粒,就是细小的米,因此这句话话可以翻译为“船上的人只有两三粒米那么大”.就和课文内容没有矛盾了.此外,痕原来是疤痕,这里可作印痕理解,点可以解释为小黑点,芥理解为叶子,粒把这句话当作比喻来理解.因此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只有长堤如同一道淡淡的印痕,湖心亭如同一个小小的墨点,和我的小船如同一片叶子,船上的人有如两三粒米那么大罢了.
在现在能看到的各类资料上,基本上认同这个观点,《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为“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可是,如果把这些词认为是量词,那么问题随之而来:
一是既然是量词,那么这些量词都是修饰什么名词呢?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这里的一张、一局、一壶都可以视为数量词后置,这是古文行文的一个特点.分别对应前面的事物,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按照这种习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应该是“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与余一芥舟,舟中两三粒人而已”可是教师用书中的翻译明显的只有“芥、粒”两个当为量词,而把痕和点作为名词来处理.
二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若解释为“舟中两三个人影罢了”.这和文章内容是相矛盾的.从文中可以看出舟中只有两个人,余和舟子,张岱不可能连几个人都算不出来.于是有人认为,两三是虚指,说明人的数量少.当然,如果这样解释,我们可以从辛弃疾的《西江月》“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星天外”和李山甫的《寒食》“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找到相类似的例子.但是这样还有一点说不通,从文章看,句子中痕、点、芥、都侧重表现事物的渺小,来衬托大雪三日之后的雪景的空旷.可是为什么单单写舟中人的时候要突出其数量的少呢?
其实,这里的粒不应该是量词,应该是名词.而且是省略量词的名词.如果解释为名词的话,这些问题就不复存在了.理由如下:
一是古文有省略量词的习惯.在文言文中,数词常常是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而不需要量词的帮助.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陶渊明的》“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口技》中“一桌 一椅、一抚尺”都是如此.相反古文省略数量词搭配而省略名词的用法却不多.
二是粒原意为米粒,就是细小的米,因此这句话话可以翻译为“船上的人只有两三粒米那么大”.就和课文内容没有矛盾了.此外,痕原来是疤痕,这里可作印痕理解,点可以解释为小黑点,芥理解为叶子,粒把这句话当作比喻来理解.因此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只有长堤如同一道淡淡的印痕,湖心亭如同一个小小的墨点,和我的小船如同一片叶子,船上的人有如两三粒米那么大罢了.
看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吗?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构成分子和分母的分数一定是最分数 2020-04-11 …
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什么?a: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什么?a:真分数b:假分数 2020-04-12 …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子上加1分数值就等于1:;如果在这个分数的分母上加1,分数值就等于二分之一,求 2020-05-16 …
分数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结论成立的理由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素因数2,5,那么这个分 2020-06-27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有几个)分数不是化为有限小数就是化为无限循环小数(2)分毌是偶敉的分数一定能化 2020-06-27 …
用468组成最大带分数一个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是10分数部分是7个8分之一写作和读作分子是7的最大真分 2020-07-13 …
将分数化成百分数;将百分数化为分数一、把下列各百分数化成最简分数12.5%=37.5%=62.5% 2020-07-17 …
在一至六中取任意两个数字写出一个真分数,已知参加写数的人中总有4个人写的真分数一样大,至少有几人参 2020-07-2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分母都是素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B.分子是奇数,分母是偶数,这样的分数一定 2020-11-0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真分数一定比假分数小B两个是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C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D五分之六的分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