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滕文公上》)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可以通过“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使百姓懂得伦理关系。
B.“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说的是“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在下百姓自然就会相亲相爱。”
C.孟子认为良好的政治比良好的教育更重要,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孟子的思想第先抓政治,后推行教育。
D.两段文字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一部分。
2.在这两段中孟子强调的是什么观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孟子认为良好的道德教化比良好的政治更会获得民心,因此统治者要重视教育。


1.C
2.孟子认为良好的道德教化比良好的政治更会获得民心,因此统治者要重视教育。
【译文】“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在下自然就会相亲相爱。(您要这么做了,)如果有圣王出现,必然会来效法的,这样就成了圣王的老师了。
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看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资治通鉴求详解(文言高手来)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  2020-06-10 …

英语翻译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谢氏  2020-06-17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  2020-06-20 …

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  2020-06-20 …

晏子使楚全文停顿.急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  2020-06-23 …

子产不毁乡校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②谓子产③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④子产  2020-06-23 …

论语集注,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校  2020-07-11 …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  2020-07-2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  2020-12-02 …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