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滕文公上》)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C 2.孟子认为良好的道德教化比良好的政治更会获得民心,因此统治者要重视教育。 |
| 1.C 2.孟子认为良好的道德教化比良好的政治更会获得民心,因此统治者要重视教育。 【译文】“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在下自然就会相亲相爱。(您要这么做了,)如果有圣王出现,必然会来效法的,这样就成了圣王的老师了。 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
看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周公安民》译文(准确)周武王克殷,召邵公而问:“殷之士众,奈何处之?”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 2020-04-25 …
求4比5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占()的百分之几?求4比5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占()的百分之几?按 2020-05-14 …
古往今来,中央政府大都非常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 2020-05-17 …
周武王克殷?,召邵公问曰:“殷之士众,奈何处之?”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武王曰:“ 2020-06-11 …
《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周公既承成王命……以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 2020-06-11 …
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出自哪里?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 2020-06-24 …
“封诸侯,班赐宗彝(祭祀的礼器),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 2020-07-02 …
殷殷之心:拳拳可见: 2020-07-03 …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发展史,古代的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王)封 2020-12-01 …
读诗歌《春雨》回答:春雨怀着殷殷之情对你说了这么多的话,读完全诗后,你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