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习作例文】 “鲁人徙越”的启示 不知您是否听说过韩非子写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鲁国人擅长纺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纺织白绢。他们想迁到越地去,就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一定将穷困不堪了。”这个鲁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赤脚走路;白绢是做帽子用的,而越人却披头散发。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地怎会有用武之地?怎么会不穷困呢?” 看完这个故事后,人们往往认为擅长编制的鲁人夫妇糊涂无知,那位劝说者则明智而有识,这几乎成了铁案。是的,如果我们用静止的观点来分析,擅长纺织的鲁人夫妇到越地之后,一定会像那位明智的劝说者所说的那样,特长得不到发挥,定然会“无用武之地”,以至于“穷困不堪”了。 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深入下去思考一下呢?就会得出一个与劝解人说的完全相反的答案—— 鲁人徙越之后,并不一定急于卖鞋卖帽,而且不一定局限于卖鞋卖帽。他们夫妇到越地之后,可以先做一番考察,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然后再对鞋帽从美学角度的和有利于身体健康诸方面,做一些宣传穿鞋戴帽的有益广告,使越地人慢慢认识并接收穿鞋戴帽这种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意自然就有了。当然,越人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马上改变,鲁人夫妇也不可能马上富起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一定老不穿鞋、不戴帽,就像人类开始时挂树叶、围兽皮,而现在却穿上衣服一样。再说,鲁人夫妇既然擅长纺织,那么,他们的纺织就不会局限在鞋帽上,他们可以纺织出许多越人喜欢的东西。这样,鲁人夫妇又何患不富。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有许多人看待事物或干事情,总是像故事中劝鲁人的人那样,以僵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墨守成规,不思变革,满足于当前的环境,对新出现的事物,一看脸孔陌生,不是采取怀疑的态度,不加理睬、不去注意,就是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异端”,一棍子打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与我们所处的改革时代极不适用的。我们国家是一个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尽管在建国之后,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现在状况,国家建立了适合当时实际的经济体制,但这些旧的经济体制,现在已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都在实行改革开放,它们的经济实力都在不断增长。我国本来就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只有实行改革开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在当今,我们只有像鲁人那样,敢闯禁区,大胆尝试,才能创造出财富,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成为世界强国之一。相反,像故事中劝说者那样固步自封,只能是越来越穷,最后不攻自破,不打自倒,重演清朝末期的历史悲剧。 |
|
看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当作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当作寡而患不安⑻。盖均无贫 2020-06-16 …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句话告诉我们()A.我们要尊重父母,一切按父母说的去做B.父母的爱是 2020-06-29 …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句话告诉我们[]①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②我们要尊重父母,一切按父 2020-07-07 …
RobertHeinlein作品的英文本名寻找短篇"你们这帮笨蛋"(也有译作你们这些回魂尸)的英文 2020-07-08 …
根据课文多收了三五斗作者把这些粜米的贫苦农民称为,表现了作者。米商们把这些贫苦农民称作,表现了米商 2020-07-15 …
目前,我国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让所有贫困地区 2020-07-20 …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 2020-11-05 …
某市坚持把民族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探索出一条“产业联动、金融联通、利益联结、结对帮扶”的“三联一 2020-12-05 …
中国农村中尚未解决温饱的2500万贫困人口,是社会分配中需要关注的核心群体。着力解决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2021-01-08 …
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从倍受欺负到独立自主,从贫穷落后到初步繁荣的历史进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