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先达人.是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先达人.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出自《论语· 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儒家之“忠、恕”思想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
由此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此字无:ocr)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公元前三、二世纪儒家有一部论文集名叫《礼记》,其中有一篇《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系矩之道.”《礼记》另有一篇《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论语》有一章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参考资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儒家之“忠、恕”思想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
由此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此字无:ocr)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公元前三、二世纪儒家有一部论文集名叫《礼记》,其中有一篇《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系矩之道.”《礼记》另有一篇《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论语》有一章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参考资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看了 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先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③高低冥迷,不知西东④某所, 2020-05-1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孔子对奋斗 2020-06-16 …
《赵威后问齐使》选出与“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的“先”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于 2020-06-18 …
重庆市渝中区的“沧白路”是为纪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杨沧白先生而命名.下列活动中,属于杨沧白先生的是 2020-06-28 …
《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 2020-07-11 …
《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 2020-07-11 …
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A.创办 2020-11-03 …
英语翻译求几句英语翻译1.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2.权威的确立先于对权威的限制 2020-11-0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 2020-11-20 …
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小知不及大知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③高低冥迷,不知西东④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 2020-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