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识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含义

题目详情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识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含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这两句咏梅诗,在艺术上可说臻于极至,故一直为后人所称颂.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墨梅》)他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己《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辛弃疾在《念奴娇》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大.
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可见林逋点化诗句的才华.
看了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为什么物体紧密接触杯子的底部时,倒入水后不受浮力,这是怎么回事?2.为什么说浮力是水压的压力差  2020-04-07 …

一道初中浮力光学和浮力的填空题1.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把它放在水平放置的的容器底面上,然后  2020-04-26 …

这种浮筒漂浮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的重力为1030牛,则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浮筒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  2020-04-27 …

漂浮在盐水中的物体,通过加水改变密度,使其下沉至悬浮.下沉的条件是浮力小于重力,这没有错.可是物体  2020-06-04 …

读句子,1.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这1.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  2020-06-17 …

有一种东西名为“浮箱”,它的工作是先将箱内装满水,再放入水中与水中某物绑在一起,然后将空气压入箱内  2020-06-25 …

如图所示,某跳水运动员完全入水后,身体由蜷曲变为打开蹬地,在这过程中,他所受的浮力和水对脚底压强的  2020-07-01 …

潜水艇在上浮时从水舱排水,等到上浮到一定程度时,再向水舱进水,潜水艇就悬浮在水中,是不是这样啊?  2020-07-04 …

关于浮力不太明白的地方一装水的容器中有一个物体被一根固定在容器底的绳子吊着,这时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悬  2020-11-01 …

悬浮时G物和F浮.可是G物=密度物*g*VF浮=密度水*g*V这两个不相等啊所以一定要密度物和密度水  2020-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