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本诗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表达了作者的思家之情,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本诗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主要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但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象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这一点,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比如“孤”;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比如这两首诗中都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但具体要表达的情感又不一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2020-05-13 …
对下面诗句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 2020-05-1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菩萨蛮张先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雨杜牧连云接塞添迢递①,洒幕侵灯送寂寥。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 2020-06-2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之江淮留别京中亲故耿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已带千霜鬓,初为万里行。 2020-06-29 …
悬赏《晚次鄂州》的问题回答如题一、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变化.二、请 2020-07-0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云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 2020-07-09 …
阅读下面这首唐涛,然后回答问题。游洞庭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 2020-11-03 …
阅读下面这首唐涛,然后回答问题。游洞庭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 2020-11-03 …
阅读下段材料: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为了更好地领导革命,1917年4月16日夜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