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请对这首诗的三、四句进行赏析。(2)作者说“送君不觉有离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请对这首诗的三、四句进行赏析。
(2)作者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请对这首诗的三、四句进行赏析。
(2)作者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中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这是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这里,诗人再申述其意,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立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首诗起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根据诗句内容看,虽处异地而感情相通,所以不觉有离伤;但作者用乐观开朗而又深情婉转的语言,更添一份洒脱乐观之情.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青山相伴,风雨同行,明月相照,诗人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与友人分别后的图画,意象清新明丽,意境深远悠长.(2分)寓情于景,绵绵情意蕴藏于青山明月之中,抒发了虽人分两地,但情同一心,不感觉是两乡的深情厚谊.(2分)
(2)表面上看,两地流水相通,风雨相连,明月共睹,形同比邻,虽处异地而感情相通,所以不觉有离伤(2分);从深层看,作者用乐观开朗而又深情婉转的语言,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作者对友人的宽慰之辞,更添一份洒脱乐观之情.(2分)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鉴赏: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首诗起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根据诗句内容看,虽处异地而感情相通,所以不觉有离伤;但作者用乐观开朗而又深情婉转的语言,更添一份洒脱乐观之情.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青山相伴,风雨同行,明月相照,诗人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与友人分别后的图画,意象清新明丽,意境深远悠长.(2分)寓情于景,绵绵情意蕴藏于青山明月之中,抒发了虽人分两地,但情同一心,不感觉是两乡的深情厚谊.(2分)
(2)表面上看,两地流水相通,风雨相连,明月共睹,形同比邻,虽处异地而感情相通,所以不觉有离伤(2分);从深层看,作者用乐观开朗而又深情婉转的语言,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作者对友人的宽慰之辞,更添一份洒脱乐观之情.(2分)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鉴赏: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叫做三潭印月杭州西湖里面有三塔,为什么么叫做三潭?不应该是三塔印月吗?三潭印月的“潭”是什么意 2020-03-30 …
谁能帮我把白居易的“春暮寄元”译成白话,谢谢梨花结成实,燕卵花为雏.时物又若此,道情复何如?但觉日 2020-06-09 …
上高二是2013.9月以此类推,初中小学是几年几月到几年几月高二是2013.9月入学的,然后要填写 2020-06-10 …
准高三如何利用新概念二我的想法是当课外阅读看看(不背的那种,)高三我感觉实在没时间去背,我感觉我都 2020-06-10 …
某农民家养了三只品种鸡,来杭鸡连续下蛋7天停一天,芦花鸡连续下蛋五天停一天,澳洲黑鸡连续下蛋3天停 2020-07-02 …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青 2020-07-10 …
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广西壮族12岁小学生何月,在得知自己患高度恶性肿瘤后,做出无偿捐献器官 2020-11-02 …
何谓联觉?何谓联觉,什么是联觉?字义上怎么讲 2020-11-07 …
再来一瓶事件,鄙视无良士多佬,寻日路过某士多,觉得口渴,就买左一瓶康师傅茉莉花茶,有幸中了再来一瓶. 2020-12-08 …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4.补充点评。(2分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