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筑城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②,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③,经大行,辍辕,下武关,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 岁 苦支备 ① ,今欲调丁壮 ② ,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 ③ ,经大行,辍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 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 ④ 之患,可以永逸矣。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 艾子对日:今 旦 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 ⑤ ,望天而歌。臣 怪 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 ⑥ ,且喜明年人食贱麦 ⑦ ,我即今年冻死矣。’ 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 ②丁壮:壮年的男子。③即墨:战国时的地名。下文的“大行”、“辍辕”、“武关”都是古地名。 ④ 侵虞:侵犯。 ⑤ 踣:跌倒。 ⑥ 应侯:顺应时令。
⑦ 贱麦: 贱价的麦子。
8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岁 苦支备 每年
B 、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患 祸患
C 、今 旦 大雪 早晨
D 、臣 怪 之 责怪
9 、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有少劳, 而 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A 、马无故 而 入胡
B 、道渴 而 死
C 、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 去
D 、非其有 而 取之
10 、下面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齐王认为筑城可以与强国隔绝巩固齐国的国防。
B 、齐王认为筑城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件一劳永逸的好事。
C 、齐王既看到了筑城的好处又看到了筑城的危害。
D 、艾子给齐王讲雪中饿民的故事,意在劝谏齐王不要筑城。
11. 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8 . D
9 . D
10 . C11 . 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城,(等到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当是什么人呢 ! (共 4 分。“享”、“逸”各 1 分。其它词语及句子表达 2 分 。)
译文
齐王一天上早朝,他看着侍臣们说: “ 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长城,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辗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 ? 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大城,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参加呢 ?”
艾子回答说: “ 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老天唱哀歌。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 ‘ 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贱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大城,等到大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 !”
山海经一书共有多少字?我不清楚 2020-06-16 …
像阿长与山海经一样的作文.700字,有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 2020-06-21 …
请你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描绘一下,我得到山海经一书时的心情 2020-07-25 …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2020-07-25 …
阿长与山海经一共几个自然段? 2020-07-25 …
《阿长与〈山海经〉》⒍“我”为什么没有和阿长提过想要绘图的山海经一事?⒎从选文内容看,我是一个怎样 2020-07-25 …
山海经一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有据可考吗? 2020-07-29 …
我国将投资212亿元人民币建设上海经武汉、荆州、宜昌、恩施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 2020-11-12 …
我国将投资212亿元人民币建设上海经武汉、荆州、宜昌、恩施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 2020-11-13 …
我国将投资212亿元人民币建设上海经武汉、荆州、宜昌、恩施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 2020-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