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品种进行育种时,采用如下两种育种方法:一种是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连续自交,再从子代中选
题目详情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品种进行育种时,采用如下两种育种方法:一种是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连续自交,再从子代中选出用于生产的类型;另一种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
、
B.前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
C.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D.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
5 |
8 |
1 |
4 |
B.前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
2 |
3 |
C.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D.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前一种DDTT×ddtt→F1:DdTt自交→F2:D_T_:D_tt:ddT_:ddtt=9:3:3:1,其中重组类型占
,纯合子
,A错误;
B、前一种方法所得到的矮秆抗锈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即ddTT或ddTt,其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ddTT)所占的比例为
,B错误;
C、后一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C错误;
D、前一种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D.
3 |
8 |
1 |
4 |
B、前一种方法所得到的矮秆抗锈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即ddTT或ddTt,其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ddTT)所占的比例为
1 |
3 |
C、后一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C错误;
D、前一种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D.
看了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高秆抗锈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020-04-06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铁在①的空气中易生锈,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②,用盐酸除铁锈(Fe2 2020-04-08 …
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铁制品易生锈,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工业上常用稀硫酸 2020-04-08 …
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铁制品易生锈,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工业上常用稀硫酸 2020-04-08 …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 2020-06-20 …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选育矮秆抗锈病品种时,一种方 2020-06-20 …
小麦中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 2020-07-07 …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2020-07-16 …
为了防止以下铁制品生锈,通常可采用若干种防锈方法.从Ⅰ组选取其序号,填到Ⅱ组的相应项目的空格里.Ⅰ组 2020-11-03 …
金属防腐的常用方法有:A、覆盖油脂;B、覆盖油漆;C、覆盖塑料;D、电镀金属;E、电化学保护法;F、 2020-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