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分解成.(2)
题目详情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分解成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培养基乙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分解成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培养基乙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3)分析表格可知,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因此也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故答案为:
(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 透明圈
(3)不能 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 不能 该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3)分析表格可知,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因此也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故答案为:
(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 透明圈
(3)不能 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 不能 该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
看了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 2020-05-25 …
下图中的设备是(7)。A.ST-ST光纤耦合器B.SC-SC光纤耦合器C.ST-SC光纤适配器D.S 2020-05-26 …
● 下图中的设备是(7) 。(7)A. ST-ST光纤耦合器 B. SC-SC光纤耦合器 C. ST 2020-05-26 …
根据不同的标准,纤维有多种分类方法,如:①植物纤维②动物纤维③天然纤维④合成纤维分析指出下列几种物 2020-06-25 …
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以防静电危害.1.含金属纤维的工作服2.防油污工 2020-07-01 …
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划线后盖好培养皿,再 2020-07-12 …
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生物学观点是()A.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生物结构 2020-11-10 …
人造纤维,碳纤维,合成纤维光导纤维,天然纤维都是有机无极金属非金属混合物纯净物的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 2020-11-25 …
1.()属于化学纤维微观形态结构范畴.a.结晶度b.取向度c.皮芯结构d.微孔2.成纤聚合物的分子量 2020-12-03 …
为什么1310nm的光经过多模光纤耦合器分光后,(多模光纤耦合器为一分2)输出段两边的出光功率相差3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