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力行而后知之真”出自王夫之的哪本书?还有王夫之与《墨子.修身》是什么关系?
题目详情
“力行而后知之真”出自王夫之的哪本书?还有王夫之与《墨子.修身》是什么关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十一)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了“习成而性与成”的命题.在他看来,习惯的养成与性格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人性的完善、性格的形成都依赖于习惯的养成.
因此,王夫之非常重视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关于道德修养和习惯养成,王夫之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他认为,立志是道德修养的首要环节和重中之重,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取决于其志向是否远大而坚定.他说:“正其志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身可辱,生可损,国可亡,而志不可夺”.在求知和道德修养上要身体力行.他说:“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
而墨子认为在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上要注重实践,身体力行,养成好的习惯.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言必信,行必果”,“志不强者智不达”.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了“习成而性与成”的命题.在他看来,习惯的养成与性格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人性的完善、性格的形成都依赖于习惯的养成.
因此,王夫之非常重视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关于道德修养和习惯养成,王夫之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他认为,立志是道德修养的首要环节和重中之重,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取决于其志向是否远大而坚定.他说:“正其志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身可辱,生可损,国可亡,而志不可夺”.在求知和道德修养上要身体力行.他说:“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
而墨子认为在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上要注重实践,身体力行,养成好的习惯.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言必信,行必果”,“志不强者智不达”.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了 “力行而后知之真”出自王夫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杯中有200毫升红墨水,乙杯中有100毫升蓝墨水,从甲杯中倒出50毫升到乙杯里,搅匀后,又从乙杯 2020-05-13 …
麻烦老师解答: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形成石墨间隙化合物,钾原子填充在石墨各 2020-07-03 …
聚墨墨玉与墨碧之间有哪些差别?如何区分? 2020-07-07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持相反态度的人物是[]A.孔子与庄子B.荀子与庄 2020-07-11 …
你认为下列哪一组思想家的主张属于同一派别A.老子与孔子B.孟子与韩非子C.孔子与孟子D.墨子与孟子 2020-07-28 …
用透明胶带从石墨表面可以“剥离”出一种物质——石墨烯,它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材料,未来可用于生产 2020-11-03 …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有关吗初中物理.请详细一点.并且能说一下完整的:比热与哪些有关,哪些无关?热 2020-11-29 …
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 2020-12-05 …
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 2020-12-05 …
你认为下列哪一组思想家的主张属于同一派别A.老子与孔子B.孟子与韩非子C.孔子与孟子D.墨子与孟子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