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庐(又作阖闾,吴国国君)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庐(又作阖闾,吴国国君)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缕,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其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于常易之,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1.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闻其 嗣 又甚焉 嗣,继承人。 |
B.室不崇 坛 坛,屋基。 |
C. 次 有台榭陂池焉 次,屡次 |
D.玩 好 必从 好,所喜爱之物 |
2.对“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阖庐只是善于统率他的人民,就在柏举挫败了楚国。
B.阖庐只会用民(不会用兵,)以至于在柏举为我军挫败
C.只因阖庐善于统率他的人民,故此在柏举挫败了整国。
D.阖庐只使用他的百姓,就可以在柏举一役中战胜楚国。
3.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同,③④同 |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C.①②同,③④不同 | D.①②不同,③④同 |
4.不是表述楚败于吴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阖庐)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 | B.吾先大夫子常易之。 |
C.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 | D.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 |
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子西认为,吴师在陈并不可怕,值得忧患的是士大夫内部的不团结。
B.子西认为,吴国本来并不可怕,只是因为先大夫惧怕吴军,才导致了楚国的柏举之败。
C.子西认为,吴方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用不着惧怕,在陈的吴师会自取败亡。
D.子西的一番话,说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的道理。
安庆市某中学溯源史学社的成员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以下学习成果。A组同学以“数轴上学历史”绘成 2020-05-13 …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 2020-06-29 …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有关知识后,有的同学认为我国目前的对外开放就是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2020-07-02 …
学习过中国近代史后,有的同学认为我国目前的对外开放就是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 2020-07-02 …
习作.国旗,国歌,这是每位同学非常熟悉的事物,那么每周一的早晨你们参加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时,心里有 2020-07-14 …
中国文学问题中国是文化大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先贤留下了无数的文学经典,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代新人,在 2020-07-25 …
英语翻译国外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更利于语言学习出国留学可以拓宽视野,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各民族间不 2020-11-04 …
中日比邻而居,有数千年的交往史,总的来讲可以概括为:日本学习中国,中国学习日本,中日互利共赢三个阶段 2020-11-29 …
(16分)1840年以来,经济现代化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一个重大目标。材料一1864年,李鸿章说:“中 2020-12-07 …
1840年以来,经济现代化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一个重大目标。1864年,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