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神宗熙宁时,王安石为相,大加改革: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不再考诗赋,改考论、策,其帖经、墨义,则改考大义(帖经专责记诵,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神宗熙宁时,王安石为相,大加改革: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不再考诗赋,改考论、策,其帖经、墨义,则改考大义(帖经专责记诵,大义是要说明义理,可以发抒意见的);别立新科明法,以待不能改业的士子;主张学校养士,所以整顿太学,立三舍之法,以学年和考试成绩递升,升至上舍生,可免发解及礼部考试,特赐取得做官资格.
变法为旧党所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诗赋水平高低容易评判,策论弄虚作假也难知道,因此看卷子难了;以学问论,经义、策、论,似乎较诗_赋为有用,以实际论,则诗赋与策、论、经义,同为无用.他们主张科举继续以诗赋为主.
考试是从前读书人的出身之路,所考内容非其所习,科举之人,是要反对的.于是至元祜年间回复旧法,而熙宁之法复废.但又有一班只习于新法的人,也要加以反对.于是折衷其间,分进士为诗赋、经义两科.南宋以后,遂成定制.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选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科举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分析北宋科举改革受挫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不再考诗赋,改考论、策,其帖经、墨义,则改考大义”可以得出重视学问的实用性,以经义策论为主;依据材料“别立新科明法,以待不能改业的士子”可以得出改革兼顾延续性,给传统士子出路;依据材料“主张学校养士,所以整顿太学,立三舍之法,以学年和考试成绩递升,升至上舍生,可免发解及礼部考试,特赐取得做官资格”可以得出主张兴办学校,逐级培养人才.
第二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不再考诗赋,改考论、策,其帖经、墨义,则改考大义”可以得出突破了传统科举考试内容的局限,引导知识分子关注现实;依据材料“主张学校养士,所以整顿太学,立三舍之法,以学年和考试成绩递升,升至上舍生,可免发解及礼部考试,特赐取得做官资格”可以得出引导办学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提高民众文化素质.
(2)依据材料“考试是从前读书人的出身之路,所考内容非其所习,科举之人,是要反对的”可以得出读书人从既得利益和习惯出发反对改革;依据材料“变法为旧党所反对”、“又有一班只习于新法的人,也要加以反对”可以得出新旧两派互相攻击;依据材料“于是折衷其间,分进士为诗赋、经义两科.南宋以后,遂成定制”可以得出政府的折中兼顾.
故答案为:
(1)特点:重视学问的实用性,以经义策论为主;改革兼顾延续性,给传统士子出路;主张兴办学校,逐级培养人才.
意义:突破了传统科举考试内容的局限,引导知识分子关注现实;引导办学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提高民众文化素质.
(2)读书人从既得利益和习惯出发反对改革;新旧两派互相攻击;政府的折中兼顾.
看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08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  2020-05-17 …

200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为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在近两年的税费改革中,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2020-05-17 …

维新变法开始后,将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的是A.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B.裁  2020-07-02 …

改革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改革是利益的触动.1898年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了革新运动,出台了废除  2020-07-13 …

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  2020-10-30 …

材料三: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  2020-11-27 …

目前,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  2020-11-27 …

材料一:2013年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深化  2020-12-05 …

材料一:为促进经济发展,2013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深  2020-12-19 …

2016年12月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运行情况政策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