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神宗熙宁时,王安石为相,大加改革: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不再考诗赋,改考论、策,其帖经、墨义,则改考大义(帖经专责记诵,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神宗熙宁时,王安石为相,大加改革: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不再考诗赋,改考论、策,其帖经、墨义,则改考大义(帖经专责记诵,大义是要说明义理,可以发抒意见的);别立新科明法,以待不能改业的士子;主张学校养士,所以整顿太学,立三舍之法,以学年和考试成绩递升,升至上舍生,可免发解及礼部考试,特赐取得做官资格.
变法为旧党所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诗赋水平高低容易评判,策论弄虚作假也难知道,因此看卷子难了;以学问论,经义、策、论,似乎较诗_赋为有用,以实际论,则诗赋与策、论、经义,同为无用.他们主张科举继续以诗赋为主.
考试是从前读书人的出身之路,所考内容非其所习,科举之人,是要反对的.于是至元祜年间回复旧法,而熙宁之法复废.但又有一班只习于新法的人,也要加以反对.于是折衷其间,分进士为诗赋、经义两科.南宋以后,遂成定制.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选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科举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分析北宋科举改革受挫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不再考诗赋,改考论、策,其帖经、墨义,则改考大义”可以得出重视学问的实用性,以经义策论为主;依据材料“别立新科明法,以待不能改业的士子”可以得出改革兼顾延续性,给传统士子出路;依据材料“主张学校养士,所以整顿太学,立三舍之法,以学年和考试成绩递升,升至上舍生,可免发解及礼部考试,特赐取得做官资格”可以得出主张兴办学校,逐级培养人才.
第二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不再考诗赋,改考论、策,其帖经、墨义,则改考大义”可以得出突破了传统科举考试内容的局限,引导知识分子关注现实;依据材料“主张学校养士,所以整顿太学,立三舍之法,以学年和考试成绩递升,升至上舍生,可免发解及礼部考试,特赐取得做官资格”可以得出引导办学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提高民众文化素质.
(2)依据材料“考试是从前读书人的出身之路,所考内容非其所习,科举之人,是要反对的”可以得出读书人从既得利益和习惯出发反对改革;依据材料“变法为旧党所反对”、“又有一班只习于新法的人,也要加以反对”可以得出新旧两派互相攻击;依据材料“于是折衷其间,分进士为诗赋、经义两科.南宋以后,遂成定制”可以得出政府的折中兼顾.
故答案为:
(1)特点:重视学问的实用性,以经义策论为主;改革兼顾延续性,给传统士子出路;主张兴办学校,逐级培养人才.
意义:突破了传统科举考试内容的局限,引导知识分子关注现实;引导办学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提高民众文化素质.
(2)读书人从既得利益和习惯出发反对改革;新旧两派互相攻击;政府的折中兼顾.
看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黔中经济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点经济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  2020-07-0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铜钱外流的现象格外严重,经营海外贸易的商人“以高大深广之船,一船可  2020-11-07 …

材料解析: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  2020-11-0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42-45题.材料一: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将超1750万.该数字相比2015年的  2020-11-11 …

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2010年7月9日起,暴雨持续袭击安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到  2020-11-22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事年表:20世纪重大经济事件和数据(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  2020-11-29 …

中华五千年文化,熠熠生辉,如何正确认识、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命题。结合材  2020-12-03 …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国王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因上帝之名被尊为神…《圣经》里是把国君比作神,明确地  2020-12-1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我们知道,雷锋是实践人类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  2020-12-1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