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海龟和蚂蚁这则托什么咏志,借什么喻理的寓言故事
题目详情
海龟和蚂蚁这则托什么咏志,借什么喻理的寓言故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托物咏志,借物喻理。
从前东海有一只大海龟,它能把蓬莱山顶在头上,在海面上自如地遨游。
住在几百里地以外的一只红蚂蚁听到了关于海龟的传闻,就约了一群蚂蚁,翻山越岭,来到海边,想亲眼看看海龟的本领。
它们在海边等了足足有一个多月,却始终不见海龟浮出海面。蚂蚁们不耐烦了,吵着要返回老家去。突然风呼海啸,巨浪排空,整个大地都在震动。蚂蚁们齐声嚷嚷:“海龟出海了,海龟出海了!”大海沸腾了好几天,然后,风停了,浪平了,大地也停止了震动。这时,只见地平线上有一座齐天高的大山在慢慢地移动,顶着这座高山的正是那只神奇的海龟。蚂蚁们齐声喝采,惊叹不已。独有红蚂蚁撇撇嘴说:“海龟顶大山跟咱们顶米粒有什么两样?他顶着大山在海面上游动,咱们顶着米粒在土堆上爬行;他能够潜入海底,咱们能够钻进洞穴。我看没什么两样,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就是了。既然咱们自己就有这样高强的本领,何必翻山越岭来看海龟的表演呢?咱们回去吧!”
[提示]
骄傲的人总是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则寓言中的红蚂蚁也是这样。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待别人,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虚心向他们学习。这是一个人能够不断进步的前提。
[原文]
东海有鳌①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②,腾跃而上则干云③,没而下潜于重泉④。
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⑤,欲观鳌焉。月余日,整潜未出。群蚁将反⑥,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⑦,海水沸,地雷震⑧。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⑨。”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⑩,其高天(11),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12),逍遥封壤之颠(13),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14),自己而然(15),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16)?”
——《苻子》
[注释]
①鳌(áo)——传说是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②冠(guàn)——帽子,这里用作动词。冠蓬莱,把蓬莱山,象戴帽子一样,顶在头上。
③干(gān)云——冲入云霄。干,冲上。
④重(chóng)泉——深水。
⑤相要(yāo)——相约。
⑥反——同“返”,回去。
⑦崇——高。仞(rèn)——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⑧地雷震——形容波涛冲击海岸,就象打雷震动大地一样。
⑨作——兴起。
⑩岳——高大的山。
(11)■——同“概”,齐、平。
(12)戴粒——用头顶着小米粒。
(13)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封壤——蚂蚁洞外的土堆。封,把土堆高。颠(diān)——顶。
(14)物我之适——他物与自己各自适应客观环境。物,他物,这里指鳌。我,这里指蚂蚁。
(15)自己而然——自己本来就如此。然,如此。
(16)形——身体。
从前东海有一只大海龟,它能把蓬莱山顶在头上,在海面上自如地遨游。
住在几百里地以外的一只红蚂蚁听到了关于海龟的传闻,就约了一群蚂蚁,翻山越岭,来到海边,想亲眼看看海龟的本领。
它们在海边等了足足有一个多月,却始终不见海龟浮出海面。蚂蚁们不耐烦了,吵着要返回老家去。突然风呼海啸,巨浪排空,整个大地都在震动。蚂蚁们齐声嚷嚷:“海龟出海了,海龟出海了!”大海沸腾了好几天,然后,风停了,浪平了,大地也停止了震动。这时,只见地平线上有一座齐天高的大山在慢慢地移动,顶着这座高山的正是那只神奇的海龟。蚂蚁们齐声喝采,惊叹不已。独有红蚂蚁撇撇嘴说:“海龟顶大山跟咱们顶米粒有什么两样?他顶着大山在海面上游动,咱们顶着米粒在土堆上爬行;他能够潜入海底,咱们能够钻进洞穴。我看没什么两样,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就是了。既然咱们自己就有这样高强的本领,何必翻山越岭来看海龟的表演呢?咱们回去吧!”
[提示]
骄傲的人总是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则寓言中的红蚂蚁也是这样。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待别人,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虚心向他们学习。这是一个人能够不断进步的前提。
[原文]
东海有鳌①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②,腾跃而上则干云③,没而下潜于重泉④。
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⑤,欲观鳌焉。月余日,整潜未出。群蚁将反⑥,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⑦,海水沸,地雷震⑧。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⑨。”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⑩,其高天(11),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12),逍遥封壤之颠(13),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14),自己而然(15),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16)?”
——《苻子》
[注释]
①鳌(áo)——传说是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②冠(guàn)——帽子,这里用作动词。冠蓬莱,把蓬莱山,象戴帽子一样,顶在头上。
③干(gān)云——冲入云霄。干,冲上。
④重(chóng)泉——深水。
⑤相要(yāo)——相约。
⑥反——同“返”,回去。
⑦崇——高。仞(rèn)——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⑧地雷震——形容波涛冲击海岸,就象打雷震动大地一样。
⑨作——兴起。
⑩岳——高大的山。
(11)■——同“概”,齐、平。
(12)戴粒——用头顶着小米粒。
(13)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封壤——蚂蚁洞外的土堆。封,把土堆高。颠(diān)——顶。
(14)物我之适——他物与自己各自适应客观环境。物,他物,这里指鳌。我,这里指蚂蚁。
(15)自己而然——自己本来就如此。然,如此。
(16)形——身体。
看了 海龟和蚂蚁这则托什么咏志,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师旷论学文言文里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顺便写一下文言文铁杵成针的阅读答案 2020-03-30 …
1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主要道理是什么?14.分别找出能表现黑墨骄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例句. 2020-05-14 …
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这怎么翻译呀! 2020-06-04 …
方言(其三)白居易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诗,它以通俗的言语表明一个道理.具体说明是怎样的道理,这种道理 2020-06-09 …
除去不可能的,不管多么不合情理,但那就是真相……这句话被大家当做柯南的经典名言,可是我明明记得,这 2020-06-2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①上面的名言出自什么时期哪位科学家之 2020-07-05 …
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这怎么填? 2020-08-01 …
阅读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中的主人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理?并写出这种心理的含义。(4分) 2020-12-18 …
阅读如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中的主人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理?并写出这种心理的含义。(2)产 2020-12-18 …
一个富有哲理的名言,给我一个关于学习之类的或者人生…………的哲理名言要外加几句话的解释这句名言或者对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