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诗歌鉴赏咏风这是咏物诗,诗人笔下的“风”是具有怎样品质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题目详情
诗歌鉴赏 咏风
这是咏物诗,诗人笔下的“风”是具有怎样品质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诗人笔下的“风”来来去去虽是无形无迹,却慷慨惠施,不遗余力,行止仿佛一个有情有意之人.
《咏风》一诗,不仅是王勃咏物诗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风诗中的佳作,千古传诵,绝非偶然.
诗的前两句“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炎热未消的初秋,习习凉风飘然生起,吹散林壑浊热,顿觉清爽怡人.诗人不禁迷醉于其中,冷风啊,你不管深沟还是浅壑,不分高贵还是低贱,都遍施恩惠,平等普济,令人敬佩,使人快意.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开朗壮阔的意境.
诗的三、四句“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丝丝凉风吹乱了天才少年的长发,驱散了涧谷飘浮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缠绕的雾霭,犹如精灵般使山间人家重现,将明朗清爽带给人间.诗人用“驱”、“卷”、“寻”、“出”等字眼,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把宋玉《风赋》中“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而加焉”的话,采用拟人化手法,将风描绘得栩栩如生.
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她来来去去虽是无形无迹,却慷慨惠施,不遗余力,行止仿佛一个有情有意之人.诗人洒脱而来,张开双臂,似要拥吻这勤奋而高尚的风.以风喻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诗的结尾两句“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又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听,夜半更深,万籁俱静,她又为歇息的人们不辞劳苦地吹起悦耳的松涛,奏出雄浑的乐曲,给人以欢娱.
诗人在这里极力赞美“凉风”普济众生的高尚品德和勤奋精神.诗人少有才华,壮志难酬,这里以风喻人,借物抒怀,抒发他积极进取的情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意远含蓄,余味深长.
看了 诗歌鉴赏咏风这是咏物诗,诗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屈原之前中国的咏物诗与抒情诗是分离的么屈原的《橘颂》是我国第一首咏物抒怀诗,那他之前有分离的咏物  2020-05-23 …

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战争诗(边塞的、一般的)咏物诗、怀古咏史诗、羁旅行役诗他们所表达.  2020-06-18 …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  2020-06-19 …

为下列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粉笔:为了别人,不惜粉身碎骨(举例)橡皮擦:煤球:  2020-06-19 …

诗歌鉴赏咏风这是咏物诗,诗人笔下的“风”是具有怎样品质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0-06-19 …

有关语文作文的问题老师让我们来找作文,分别是五大类:真情、咏物、成长、哲理、鉴赏,作文是找到了,但  2020-07-23 …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沈括:  2020-07-29 …

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文物鉴赏活动,请你一起  2020-11-05 …

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文物鉴赏活动,请你一起  2020-12-14 …

古诗鉴赏(8分)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小题1:这是一首咏物诗,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