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在图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
题目详情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 (频率50Hz)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
在图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4cm、x5=9.57cm、x6=10.20cm,则这条纸带的___(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每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s,打下点迹A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m/s,CE段的平均速度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图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4cm、x5=9.57cm、x6=10.20cm,则这条纸带的___(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每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s,打下点迹A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m/s,CE段的平均速度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越来越大,故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越来越大,所以纸带应与纸带的左端相连.
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A=
×10-2=0.74m/s,
CE段的平均速度
=
×10-2=0.93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10-2 m/s2=0.63 m/s2;
故答案为:左; 0.1; 0.74; 0.93; 0.63.
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A=
7.05+7.68 |
2×0.1 |
CE段的平均速度
. |
v |
8.94+9.57 |
2×0.1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10.20+9.57+8.94-8.31-7.68-7.05 |
9×0.12 |
故答案为:左; 0.1; 0.74; 0.93; 0.63.
看了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频率5...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物重 2020-04-07 …
在“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 2020-05-15 …
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 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验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的规格的四轮驱 2020-05-17 …
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 2020-06-20 …
在“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G(如图1),再用图2所示的动滑 2020-06-20 …
(2013•南京)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 2020-06-30 …
在“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 2020-06-30 …
在“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 2020-06-30 …
在“探究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动滑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表 2020-11-06 …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三次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A1表示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