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一句的理解,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A.强调得天下困难和失天下容易。B.强调“
18. 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一句的理解,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强调得天下困难和失天下容易。
B.强调“得”“失”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C.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D.否定得天下困难,承认失天下容易。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的能力和概括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主要注意:重点词语的意思,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从句中“岂……欤?”的句式,可理解为是一种反诘。从“皆……欤?”可以断定是要肯定人事的重要。再从全文来看,文章论述的也是人事。故选B。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用分析法证明,a大于0,则根号下a平方+a平方分之1-根号2,大于等于,...用分析法证明,a大于 2020-04-05 …
五虎将黄忠原是谁的手下A何进B刘表C韩信D韩玄 2020-04-26 …
12.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A.于是余有叹焉B.余于仆碑C 2020-05-13 …
初一下分式的加减法1.a-b分之a+2b+b-a分之b-a-b分之2a2.xy分之x²+xy-xy 2020-05-13 …
当b>a>0时,根号下a的平方分之一-b的平方分之一等于1.根号下a的平方分之一-b的平方分之一等 2020-05-14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出自于谁的笔下?A、苏轼B、李白C、杜甫 2020-06-05 …
测同一种毛衣的温度,一种完全暴露在空气中,一种用塑料布包裹起来,相比之下A、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温度 2020-06-06 …
将纸带弯折,使两端对齐,卷成U形,中间插一吸管,用拇指和食指将吸管和纸带夹住,然后向吸管内吹气,如 2020-07-03 …
先化简再求值:(a+1分之1-a²-1分之a-2)/a+1分之1其中a=梗号下3+1...先化简再 2020-07-06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的 2020-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