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求早雁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题目详情
求 早雁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杜牧《早雁》赏析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率众向南骚扰.北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说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象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何处是它们的归宿?—“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菰米,是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看了 求早雁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百花争艳,西湖边的游人如织,他们纷纷陶醉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他们有的漫步在水 2020-05-14 …
把下列句子改为比喻句海鸥们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一大群战象扑向敌人势不可挡.太阳高高的 2020-06-20 …
植物鹅掌花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忌强光照射.如图表示夏季时鹅掌花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 2020-06-22 …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在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 2020-06-24 …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是人人都知道的真理,既然人人都知道, 2020-07-15 …
1787年,有一个叫菲利普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 2020-11-25 …
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 2020-11-29 …
默写。(1)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戴望舒 2020-12-07 …
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节选,回答问题。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 2020-12-07 …
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他们是怎么掌握的呢?少数人掌握的是真理,那多数人掌握的又是什么?经典人人皆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