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者,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回答下列问题:
1 .对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祁寒 亦怨之(祁寒:大寒)
B . 蓰 倍于天矣(蓰:五倍)
C .则民扼其 吭 (吭:喉咙)
D .尧有不慈之 毁 (毁:诬陷)
2 .下列文言虚词“而”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A .便于用而民不由者 B .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
C .而不在于子 D .乃不在于父
3 .对句中活用情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之利下民(利:使动用法,使……受益)
B .有帝天下、君一国者(帝:名词作动词用,做……帝王;君:名词作动词用,做……国君)
C .原谤(原:名词作动词用,推究本原)
D .折而族之,不为甚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灭族)
4 .对本文的思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旨在赞美上天的仁厚。
B .本文也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封建统治者。
C .本文也表现了深刻的民本思想和强烈的反叛意识。
D .本文实际上也是对反抗封建暴君的讴歌。
5 .对本文的写法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似乎是要赞美上天,结果是虚晃一枪。
B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解析:
1.D(毁:毁谤) 2.B(这里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其余都是表示转折关系) 3.D(“族”:是名词作动词用,灭族。) 4.A(不是要赞美上天的仁慈) 5.D(不是反语,是反问)
文言文晏子谏景公的阅读练习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日 2020-06-04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寒食节比清明节早两天,但知道清明节的人不计其数,而知道寒食节的人寥寥无 2020-06-19 …
英语翻译原文: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故不如意之事,如 2020-06-26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故不如意 2020-07-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景公之时,大雪三日而不霁①.公被狐白②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 2020-07-23 …
《易传》中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020-07-29 …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下列对这句话 2020-11-26 …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下列对这句话 2020-11-26 …
侵人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感知到细菌侵入 2020-11-27 …
英语翻译暑极不生暑而生寒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故不如意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