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
阅读理解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者,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回答下列问题:
1 .对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祁寒 亦怨之(祁寒:大寒)
B . 蓰 倍于天矣(蓰:五倍)
C .则民扼其 吭 (吭:喉咙)
D .尧有不慈之 毁 (毁:诬陷)
2 .下列文言虚词“而”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A .便于用而民不由者 B .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
C .而不在于子 D .乃不在于父
3 .对句中活用情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之利下民(利:使动用法,使……受益)
B .有帝天下、君一国者(帝:名词作动词用,做……帝王;君:名词作动词用,做……国君)
C .原谤(原:名词作动词用,推究本原)
D .折而族之,不为甚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灭族)
4 .对本文的思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旨在赞美上天的仁厚。
B .本文也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封建统治者。
C .本文也表现了深刻的民本思想和强烈的反叛意识。
D .本文实际上也是对反抗封建暴君的讴歌。
5 .对本文的写法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似乎是要赞美上天,结果是虚晃一枪。
B
3亿+用户的选择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解析:
1.D(毁:毁谤) 2.B(这里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其余都是表示转折关系) 3.D(“族”:是名词作动词用,灭族。) 4.A(不是要赞美上天的仁慈) 5.D(不是反语,是反问)
谁可以解释为什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现在应该是科学的世界,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科学根本无法解释的现 2020-05-20 …
保险公估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要如实、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在处理某种业务或形成某种见解之时,不 2020-05-22 …
戒之以祸,不若喻之以理;喻之以理,不着悟之以心.—吕祖这几个答案都差不多,挺不错的,但我还需要更深 2020-06-18 …
请问伔字的读音,释义,谢谢!故解捽者不在于捌格,而在于批伔.――《淮南子·说林》捌格是分解之意.不 2020-06-29 …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句子断句。(限划8处)君子曰不知其祸则辱至矣知其祸则福至矣今日之世变岂特春 2020-07-10 …
殃及池鱼的上一句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 2020-07-11 …
溶液导电性的影响因素有离子的带电情况和浓度,如果是1单位体积的二价离子溶液与2单位体积的一价离子溶 2020-07-21 …
a>=1根号[a-根号(a+x)]=x就是根号下套一个根号求这个方程的实数解之和不对吧x有范围的求 2020-07-24 …
特狠不知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的意思 2020-11-10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强秦“虎狼之师”直逼郑国城下,郑亡之祸不可避免的情势之下,烛之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