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中国古代的书籍叫简册,其中简是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问:简册是怎样书写的?
题目详情
中国古代的书籍叫简册,其中简是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问:简册是怎样书写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在简册上写字时
如果向右换行,简册的卷动方式有两种:一是写满字的简条直接从左手腕处向左卷出,这样卷出的简条数量一多,卷出的简条受到左腕的阻挡不能自然下垂而顷斜翅起,使得左手不容易握紧剩余简条,而且前文位于左腕外侧,要想查看则必须倒手,很不方便.二是把写满字的简条直接卷进左手掌中,导致前文被压在掌中,不方便查看.向左换行就没有上述弊端,首先简册自右向左卷起,在每个简条的外面刻写,写满字的简条直接从左手指端卷出,要查看前文时只需持刀(笔)的右手手腕抬起卷出的简条即可.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古人向左换行的书写习惯.从《说文解字》对毛笔的记录来看,先秦以前,笔的名称没有统一.在楚国写作“聿”,是手抓着一支笔的象形.燕国的笔叫做“拂”,看起来像一种毛帚或毛掸子.
“笔”这个字正是秦代的称呼,特别强调上面的“竹”字头.毛笔与中空竹管发生了联系,形成近两千年改良过的有“锋”的毛笔.秦代“蒙恬造笔”的故事与新出土的秦代简册墨迹,共同说明了一页书法改革的历史.
相对于秦代之前的龟甲、牛骨、青铜、石碑,秦代大量使用的竹简木牍是更容易取得,也更容易处理的书写材料.
把竹子剖开,一片一片的竹子用刀刮去上面的青皮,在火上烤一烤,烤出汗汁,用毛笔直接在上面书写.写错了,用刀削去上面薄薄一层,下面的竹简还是可以用.(内蒙古额济纳河沿岸古代居延关塞出土的汉简,就有削去成刨花有墨迹的简牍.)
额济纳河沿岸两百多公里,从南部的甘肃金塔县,一直往北到内蒙古的阿拉善盟,都有汉简出土.这些汉简是古代汉帝国居延烽燧遗址的故物.从一九三〇年代,瑞典人贝格曼(F.Bergman)就在此地发现了汉简,一直到最近的一九九九至二〇〇二年间,还有大量汉简在此发现,总计出土的简牍超过十万片之多.
汉代居延、敦煌这些边塞地区出土的竹简木牍,许多是当地派驻官员的书信,或有关当地屯戍守边的军马账册及日志报表.书写者常常是地位不高的书记小吏,在一条一条长度约二十公分的竹简木牍上用毛笔直接书写.这些一条一条的简,文字不长,内容也没有多重要的大事,没有太多保存价值.也许正因为如此,书写者没有官方文书的压力,笔画自由活泼,比出土的秦简上的隶书线条要更奔放,更不受拘束,更能发挥书写者个人的表现风格.当然,也就更能符合书法美学创造性的艺术本质.
现代汉语“简讯”的“简”,可以追溯到秦汉竹简.一条一条的“简”,用皮绳或麻绳编成“册”.“册”这个字还保留了一条一条竹简用绳贯穿的形象.闽南语“读书”至今叫“读册”,还是与“简册”有关.
南港中研院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有七十七根简编成的“册”,简和编绳都保存完整,是了解汉代书籍的最好材料.这样长的“册”,看完以后“卷”起来收藏置放,也就是今天书籍分“卷”的由来.
如果向右换行,简册的卷动方式有两种:一是写满字的简条直接从左手腕处向左卷出,这样卷出的简条数量一多,卷出的简条受到左腕的阻挡不能自然下垂而顷斜翅起,使得左手不容易握紧剩余简条,而且前文位于左腕外侧,要想查看则必须倒手,很不方便.二是把写满字的简条直接卷进左手掌中,导致前文被压在掌中,不方便查看.向左换行就没有上述弊端,首先简册自右向左卷起,在每个简条的外面刻写,写满字的简条直接从左手指端卷出,要查看前文时只需持刀(笔)的右手手腕抬起卷出的简条即可.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古人向左换行的书写习惯.从《说文解字》对毛笔的记录来看,先秦以前,笔的名称没有统一.在楚国写作“聿”,是手抓着一支笔的象形.燕国的笔叫做“拂”,看起来像一种毛帚或毛掸子.
“笔”这个字正是秦代的称呼,特别强调上面的“竹”字头.毛笔与中空竹管发生了联系,形成近两千年改良过的有“锋”的毛笔.秦代“蒙恬造笔”的故事与新出土的秦代简册墨迹,共同说明了一页书法改革的历史.
相对于秦代之前的龟甲、牛骨、青铜、石碑,秦代大量使用的竹简木牍是更容易取得,也更容易处理的书写材料.
把竹子剖开,一片一片的竹子用刀刮去上面的青皮,在火上烤一烤,烤出汗汁,用毛笔直接在上面书写.写错了,用刀削去上面薄薄一层,下面的竹简还是可以用.(内蒙古额济纳河沿岸古代居延关塞出土的汉简,就有削去成刨花有墨迹的简牍.)
额济纳河沿岸两百多公里,从南部的甘肃金塔县,一直往北到内蒙古的阿拉善盟,都有汉简出土.这些汉简是古代汉帝国居延烽燧遗址的故物.从一九三〇年代,瑞典人贝格曼(F.Bergman)就在此地发现了汉简,一直到最近的一九九九至二〇〇二年间,还有大量汉简在此发现,总计出土的简牍超过十万片之多.
汉代居延、敦煌这些边塞地区出土的竹简木牍,许多是当地派驻官员的书信,或有关当地屯戍守边的军马账册及日志报表.书写者常常是地位不高的书记小吏,在一条一条长度约二十公分的竹简木牍上用毛笔直接书写.这些一条一条的简,文字不长,内容也没有多重要的大事,没有太多保存价值.也许正因为如此,书写者没有官方文书的压力,笔画自由活泼,比出土的秦简上的隶书线条要更奔放,更不受拘束,更能发挥书写者个人的表现风格.当然,也就更能符合书法美学创造性的艺术本质.
现代汉语“简讯”的“简”,可以追溯到秦汉竹简.一条一条的“简”,用皮绳或麻绳编成“册”.“册”这个字还保留了一条一条竹简用绳贯穿的形象.闽南语“读书”至今叫“读册”,还是与“简册”有关.
南港中研院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有七十七根简编成的“册”,简和编绳都保存完整,是了解汉代书籍的最好材料.这样长的“册”,看完以后“卷”起来收藏置放,也就是今天书籍分“卷”的由来.
看了 中国古代的书籍叫简册,其中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学校买来科技书的册数是文艺书的1.4倍,如果再多买12册文艺书,两种书的册数就同样多.两种书各是多 2020-05-13 …
图书馆有若干本书,其中文艺书占60%,后来又买来1000册文艺书,这时文艺书占总册数的62%,学院 2020-05-13 …
买科技书的册数是文艺书的1.4倍,如果再多买12册文艺书,俩种书一样多这两种书各是多少? 2020-05-13 …
科技书是文艺书的1.4倍,如果再多买12册文艺书,两种书的册数就同样多.这两种书各是多少册?(方程 2020-05-13 …
书店发售甲、乙两种书25800册,甲种书有98包,乙种书有74包,如果每包书的册数相同,甲种书每册 2020-05-17 …
一套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2元,中册比下册便宜4元,四册这样的书共值240元.求上册多少 2020-05-20 …
中国古代的书籍叫简册,其中简是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问:简册是怎样书写的? 2020-06-19 …
学校买来科技书的册数是文艺书的1.4倍,如果再多买120册文艺书,两种书的册数就同样多.学校买来的两 2020-11-21 …
图书馆有文艺书、科技书、外语书共1720册,借出文艺书的27和50册科技书,又买进30册外语书,这时 2020-12-04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约为2亿册,每个书架约放存放图书1000册,则该图书馆大约有个这样的书架(用科学计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