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1)《十五夜望月》中,你最欣赏哪个词语?为什么?
2)两首诗同样是描写月色,却各有千秋。请从景物特点和情感两方面加以比较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据此可作答.
(2)第一首诗,“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样的景物无不让人感到冷寂,凄清.同时也为下文的思乡怀人作了铺垫.
第二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答案:
①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②“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③“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能流畅地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甲诗描绘了一幅凄冷幽静的中秋月夜图(1分),借景抒发思念家乡之愁苦之情(1分); 乙诗描绘了一幅澄澈幽美的山水月夜图(1分),借景抒发热爱自然山水的喜悦之情(1分).(意对即可)
看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