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叶梦得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乐圃桥边烦借问,有
18.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 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叶梦得
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
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寄声聊为诉离忧。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
(1)请对上片后两句“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作简要赏析。
(2)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用拟人手法,赋予夕阳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朋友的船远去,几乎看不到了,可夕阳依依不舍地一再回首的情形。与“侵晓”呼应,写出送别时间之长,表达留恋之情。
(2)“乐圃”句设想朋友登高远望之景,表现对朋友的牵挂和相思;“寄声”句直抒胸臆,表现与朋友离别的忧愁;“桂丛”句运用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故里和朋友相聚的情感。(答出两点即可,意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抓住关键词“残日回头”从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角度,根据拟人的生动形象的一般性作用,结合着“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大意及诗歌主旨,从送别时间长、留恋之情等方面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诗句,一定要从内容、形式两方面作答。内容上看它表达了什么意思、情感;形式上看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和表达技巧上的特点以及它们是如何为写景抒情服务的。答题步骤一般是: (1)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例如本题可抓住“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的关键词“残日”“回头”,在理解诗歌主旨的基础上,从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标题、作者、注释及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作答。读后可知,由诗歌标题“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可知这是一首与友分别的诗歌,结合着“乐圃”“寄声”“桂丛”等关键词,从与友人分别、渴望归故里和与友相聚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本题可抓住关键词“乐圃”“寄声”“桂丛”等,再联系标题中的“送”“寄程致道”,从思乡和思念好友的角度分析作答。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谁能为我解释为何义山兄要到灞水桥边去追问此题?==原诗:泪李商隐 2020-06-16 …
黄埔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是什么时期 2020-06-17 …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反映了群众的什么群众的这一 2020-06-17 …
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纽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 2020-06-21 …
1999年10月,中国第一座跨度超千米的特大悬索桥——江苏江阴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大桥主跨1385m 2020-06-30 …
1999年10月,中国第一座跨度超千米的特大悬索桥——江苏江阴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大桥主跨1385m 2020-07-18 …
郑板桥自创一派的字叫什么?郑板桥.名夑,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乾隆年间.自幼家贫;后考为进士.于 2020-07-26 …
过桥的问题`有一座桥,桥中央有一个警卫点,里面有个看守的人。若要完全通过这座桥,需要1分钟,然而看桥 2020-12-01 …
请问谁知道桥前面什么字可以与它组成词语我总共要八个什么桥,现在只想到金桥,银桥,请问谁还知道有什么桥 2020-12-08 …
数学题见下面拥有世界最大主跨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长8146米,比长江大桥江面上的正桥8146米,比南京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