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语文论语解答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①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题目详情
语文论语解答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①
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②
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③ 之吝谓之有司④ .”(《论语·尧曰》)
〖注〗①屏:通“摒”,屏除,除去.②慢令致朝:慢令,命令松懈;致期,限期紧迫.③出纳:出和纳(入)本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这里偏指出,而没有入的意思.④有司:古代管事者的称呼,职务卑微,自当拘谨,这里用来代指小气.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孔子看来,要想参与政事,有所成就,就要尊奉“五美”,摒弃“四恶”.
B.孔子认为,在让老百姓获利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好处,就称得上是“惠而不费”.
C.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怠慢任何人,不管他们人数是多还是少,势力是大还是小.
D.孔子认为,从政者在下达命令与要求完成之间留的时间不充裕,那就是残害百姓.
(2)文中,孔子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这些看法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请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②
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③ 之吝谓之有司④ .”(《论语·尧曰》)
〖注〗①屏:通“摒”,屏除,除去.②慢令致朝:慢令,命令松懈;致期,限期紧迫.③出纳:出和纳(入)本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这里偏指出,而没有入的意思.④有司:古代管事者的称呼,职务卑微,自当拘谨,这里用来代指小气.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孔子看来,要想参与政事,有所成就,就要尊奉“五美”,摒弃“四恶”.
B.孔子认为,在让老百姓获利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好处,就称得上是“惠而不费”.
C.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怠慢任何人,不管他们人数是多还是少,势力是大还是小.
D.孔子认为,从政者在下达命令与要求完成之间留的时间不充裕,那就是残害百姓.
(2)文中,孔子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这些看法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请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孔子提倡的“惠而不费”指的是让老百姓做对他们有利的事,就等于是给老百姓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
(2)表现孔子以民为本,实行德治、礼治社会的思想.
详
〖参考译文〗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就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崇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道:“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给老百姓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使老百姓劳作而老百姓不怨恨,自己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问道:“怎样叫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孔子说:“让老百姓做对他们有利的事,不就是给老百姓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老百姓可以干的事情而让他们干,还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追求仁义便得到仁义了,还贪图别的干什么?君子不管人多人少,不管势力是大是小,从不敢怠慢,这不就能做到安详坦然却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态度庄重,使人看见就产生敬畏之心,这不就是威严庄重而不凶猛吗?”
子张问道:“四种恶政又是什么呢?”孔子说:“不事先教育人就加以杀戮,叫做虐;不事先告诫而忽然检查是否成功.叫做暴;政令松懈,期限紧迫.叫做贼;如同给人财物.但在拿出手时却舍不得,叫做吝啬.”
(2)表现孔子以民为本,实行德治、礼治社会的思想.
详
〖参考译文〗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就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崇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道:“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给老百姓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使老百姓劳作而老百姓不怨恨,自己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问道:“怎样叫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孔子说:“让老百姓做对他们有利的事,不就是给老百姓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老百姓可以干的事情而让他们干,还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追求仁义便得到仁义了,还贪图别的干什么?君子不管人多人少,不管势力是大是小,从不敢怠慢,这不就能做到安详坦然却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态度庄重,使人看见就产生敬畏之心,这不就是威严庄重而不凶猛吗?”
子张问道:“四种恶政又是什么呢?”孔子说:“不事先教育人就加以杀戮,叫做虐;不事先告诫而忽然检查是否成功.叫做暴;政令松懈,期限紧迫.叫做贼;如同给人财物.但在拿出手时却舍不得,叫做吝啬.”
看了 语文论语解答子张问于孔子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2020-04-07 …
古代汉语(上古汉语或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在语音上的几种重要变化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2020-06-05 …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 2020-06-20 …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 2020-06-21 …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 2020-07-02 …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 2020-07-29 …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2020-07-29 …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下列说法与孔子强调的理念无关的 2020-11-14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此语的含义是A.己所不欲,勿施与人B.民 2021-01-10 …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