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相濡以沫,出自哪里,是么意思.现在用法是不是与出处有很大的变化啊?

题目详情
相濡以沫,出自哪里,是么意思.现在用法是不是与出处有很大的变化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
  【原文】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翻译】
  翻译古文前要注意两点:1.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否则很容易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误.2.古文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古文中的标点符号也应该根据上下文进行添加才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从本句的结构上看,属于议论文的模式,其论点是“誉尧而非桀”,其论据是“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文章开头先举了一个例子.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显得患难与共而仁慈守义,然后拿他和相忘于江湖进行比较,到底是“相濡以沫”好还是“相忘于江湖”好呢?我们可以从两点进行分析:
  首先,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用了大半篇幅描述了“相濡以沫”,对于“相忘于江湖”只用一句带过,难道作者花这么大力气举了“相濡以沫”的例子只是为了在最后用一句“不如相忘于江湖”来否定掉前者吗?这不符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其次,从上下文的内容来看,作者举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论证最后的一句“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所以,根据议论文的结构可以知道,整句的中心思想应该在最后一句,其意思就是与其称誉尧而谴责桀,不如把两者都忘掉而把他们的作为都归于事物的本来规律.
  因此,在理解这篇古文时应该紧紧抓住其中心思想“称誉尧而谴责桀是不正确的做法” 来进行理解,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到“拿相濡以沫和相忘于江湖做比较也是不对的”这一论断.
  但是这样一来不是会得出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自相矛盾的结果吗?其实不然,开头曾说过,中国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都是现代人在翻译古文时后加的,所以在不理解上下文意思的基础上添加标点符号很难理解作者写文章时的一些情感因素,难免会有发生错误的时候.因此在对本文的上下文进行理解后我们只要将“不如相忘于江湖”后的句号改问号,就能够使整篇文章通顺了.
  所以这一古文的原意就是:
  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显得患难与共而仁慈守义,难道这样会比湖水涨满时,各自游回江河湖海,从此相忘,要来的悠闲自在吗?你这样想就和称誉尧而谴责桀一样,还不如把两者都忘掉而把他们的作为都归于事物的本来规律.
  最后要说的是事物的本来规律是什么呢?很简单,那就是生存!
看了 相濡以沫,出自哪里,是么意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31克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按照要求来做,必须这样做,必须对!第一步:设未知量第二  2020-05-14 …

求元素化合价与相对原子质量R为核电荷数在1~18间的金属元素,它与足量酸反应生成R(上标n+),已  2020-05-16 …

写出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写出计算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式?写出二氧化碳写  2020-05-16 …

下列选项中,体现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势的有A.文化的动荡与混乱B.民族大融合的“汉化”与“胡化”C.南  2020-06-09 …

有机化学推断题,求解!杂环化合物这类的.某杂环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6GS,A能生成肟,但不与托  2020-07-15 …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出现了“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  2020-12-01 …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4  2020-12-01 …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B  2020-12-01 …

苏州,作为唯一的一座地级市亮相于2010年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之中.以“古城保护与更新”为主题的  2020-12-01 …

文化消费越来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体现了A.文化决定经济的发展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