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景公出游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1)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闻天子之诸侯为巡
题目详情
| 景公出游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1)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 :“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2),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3)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4) 。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5) 。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 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6),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 公曰 :“善 。”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1)遵:循 (2)巡狩:视察 (3)省:考察 (4)豫:指帝王秋天出游。 (5)度:法度、准则 (6)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小题4: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1)略 (2)贫苦的人得不到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小题4:①体恤民情 ② 与民同乐 ③ 取信于民 |
| 以 ”前者与“何“组成固定搭配,后者是“因为”的意思。 点评:对于文言文中的多义词,要进行比较,放到具体的句子中能译出其意思来。不仅如此,最好还要知道它们的用法。容易混淆的还要进行归类积累,多看多联系,就能一眼看出它们的区别了。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法家拂士” “贫苦”等。“法家拂士”应译为“执法度的大臣,辅佐君王的贤士”, “贫苦”是指人,应译为“贫苦的人”。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审题后要注意,给出的几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都与“人”有关,《景公出游》中的晏子告诉景公,要体愠百姓的疾苦。《醉翁亭记》中的欧阳修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则指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取信于民。因此,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已有的提示,写出切题的答案即可。 点评: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对题干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对文言文的学习,把具有其性的符合题意的答案总结出来。 |
看了 景公出游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6名学生,3名唱歌,2名跳舞,1名既会跳舞也会唱歌.现在去参加文艺表演,选出2名唱歌,1名跳舞参 2020-05-14 …
A、以臣名之(命名)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有名的)B、臣故畜牸牛(养)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积蓄)C 2020-05-16 …
《论语·子之武城》求解!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 2020-06-10 …
水上乐园今天上午有游客753名,中午有245名游客离开,下午又来了217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名游 2020-06-27 …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割鸡焉用牛刀!"但是子游反驳,后孔子又说是开玩笑,不知道是开什么玩笑啊? 2020-06-30 …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 2020-07-11 …
动物园上午有游客346名,中午有138名游客离去,下午又来了252名游客(1)这时园内有多少名游客 2020-07-18 …
某歌舞团有7名演员,其中3名会唱歌,2名会跳舞,2名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现在要从7名演员当中选出2人, 2020-11-10 …
写春游的作文写春游的曰记写春游的作文写春游的曰记 2020-12-07 …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