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景公出游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1)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闻天子之诸侯为巡
题目详情
景公出游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1)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 :“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2),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3)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4) 。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5) 。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 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6),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 公曰 :“善 。”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1)遵:循 (2)巡狩:视察 (3)省:考察 (4)豫:指帝王秋天出游。 (5)度:法度、准则 (6)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小题4: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1)略 (2)贫苦的人得不到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小题4:①体恤民情 ② 与民同乐 ③ 取信于民 |
以 ”前者与“何“组成固定搭配,后者是“因为”的意思。 点评:对于文言文中的多义词,要进行比较,放到具体的句子中能译出其意思来。不仅如此,最好还要知道它们的用法。容易混淆的还要进行归类积累,多看多联系,就能一眼看出它们的区别了。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法家拂士” “贫苦”等。“法家拂士”应译为“执法度的大臣,辅佐君王的贤士”, “贫苦”是指人,应译为“贫苦的人”。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审题后要注意,给出的几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都与“人”有关,《景公出游》中的晏子告诉景公,要体愠百姓的疾苦。《醉翁亭记》中的欧阳修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则指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取信于民。因此,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已有的提示,写出切题的答案即可。 点评: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对题干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对文言文的学习,把具有其性的符合题意的答案总结出来。 |
看了 景公出游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初二的科学题目——生物是怎样呼吸这一节里的居室内栽培盆景不仅能美化家庭环境,还能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2020-05-16 …
对在旅游中以情观景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到自然的美②不登山涉水也能体会到 2020-06-27 …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丰富而缤纷多姿的。烂漫的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的秋景中也能找到诗意。你可以为春日 2020-07-16 …
材料一风能发电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前景.风能发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最有效的一项能源技术,它既能化解温室效 2020-11-03 …
英语翻译徐州云龙湖风景区不仅山水形态独特,而且有着诸多的名胜古迹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因为景区 2020-11-11 …
作文(40分)也许你曾于“稻花香”中“听取蛙声一片”,领略夏季独有的风景;也许你曾攀登过“一览众山小 2020-11-22 …
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旳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著名景点,也可以写身边旳景物,写之前要想想突 2020-12-02 …
语文填句,在划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大自然给予人们的诗意是丰富而多姿多彩的,烂漫的春光里有诗 2020-12-02 …
对在旅游中以情观景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到自然的美B、不登山涉水也能 2020-12-20 …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老师让我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来写一段话,要描写校园风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