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三月晦日送客》的题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兼”字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三四句换了一种感情是什么..具体分析

题目详情
《三月晦日送客》的题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兼”字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 三四句换了一种感情 是什么..具体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古人把每月最后一天叫晦日.这一天,人们到野外游玩、宴饮,临水祓除不祥,故写晦日宴游的诗很多.这首诗题为《三月晦日送客》,说明诗的主旨不在宴游,而在送客,是把送别规定在晦日这一特定时间里,所以全诗始终把送别和送春联系起来写.
  首句写野酌的情景.饮宴,有所谓“酒过三巡”的说法.“乱无巡”表明这次饮宴与一般饮宴不同,你一杯,我一杯,主客都很随和,现在已到了酒酣耳热、杯盘狼藉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二句便点明,是因为“送君兼送春”.知己朋友,相聚多时,一旦别离,自是依依难舍,怎能不频频举杯、殷勤相劝?何况今天恰恰是暮春的最后一天,又是送春的日子呢!只一“兼”字,便把惜别、伤春自然地粘合在一起,从而表现出双重怅惘之情.这里送君是主体,送春是陪衬.但因为是在送春的时候来送君,伤春之意都融合到送别之情里面去了,这就大大加强了送君的离情别绪.古典诗词中也不乏以春末景物来渲染离情的佳篇.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扬子江头扬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等等,至于宋人的“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就更加缠绵了.崔橹在这里没有具体描写落花、柳絮之类,而是将送别、送春直接联系在一起,看起来很显露,实际上容易引起读者联想、揣摩和玩味,从而把惋惜、怅惘之情表现得浓烈而深挚.
  接下去,作者匠心独运,把依依难舍之情,幻化成美好的希望,希望和春天一同离去的友人,也能和明年的春光一道归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这里没有直接写送别场景,而一幅执手相送、频频叮咛的画面,清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其友情之真挚,读者自能领会.再仔细体味,这话中还有话.春天是美好的,朋友们应该欢聚,所以希望友人明年春日再来,但现在不正是春天么?为什么却要别离呢?惋惜中又含有挽留之意,这又为“送君兼送春”作了补笔,增强了感情的浓度,这真是只有高手才能得之,好!就此诗的结构而言,三、四句与一、二句之间的跳跃,由送春想到迎春,由别离想到重聚,亦能切合情景,脉络分明.清人徐增说:“作诗用意用字,须要一时兴会凑泊得好,此作虽浅,然却有致.”(《而庵说唐诗》)说此诗浅露,未必妥当,但指出其“有致”,信是如此.
看了 《三月晦日送客》的题野酌乱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快,理解性默写古人宴饮常奏“丝竹”,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别宴情景却独具异域风情.古代送别  2020-06-16 …

西方传统节日讲求轻松浪漫,注重情调,比如情人节送玫瑰,我国传统节日较为重视血缘关系和亲情凝聚,材料  2020-06-21 …

下面诗句哪个更适合这的情境A送元二使安西B别董答C赠汪伦现在小明的爸爸在酒店给一位老朋友送行,你能  2020-06-27 …

有一种淡薄叫明月送间照,有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有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仿写造句  2020-07-05 …

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钗头凤唐婉  2020-07-06 …

“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写友人身影已消失,  2020-11-22 …

生活中我们都会赠送或接受一些礼物。先填空说明赠送或接受礼物的情况,再按要求写一句话。当()时()送自  2020-12-05 …

某商店销售某种商品,每件可获利20元时,销售量为M件,为了促销,拟采用每销一件商品向顾客赠送1件礼品  2020-12-05 …

1905年《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  2020-12-18 …

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