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观书有感和琴诗这两首诗哲理诗各揭示了什么道理?

题目详情
观书有感和琴诗这两首诗哲理诗各揭示了什么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观书有感其一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观书有感其二诗借助形象喻理.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琴诗1、体现了事物间的相互关联:只有琴与指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琴声.2、体现了事物的矛盾:美妙的琴声是从哪里来的?假如说琴弦上固有的,那当琴放在盒子里时为何听不到声音?没有琴便没有琴声,但有了琴声同样听不到琴声(矛盾一)?.假如说琴声是因为灵巧的指头而产生,那又何必还要琴呢?何不就在指头上听?没有灵巧的手指弹奏便没有美妙琴声,有了灵巧手指同样听不到琴声(矛盾二)?3、体现了客观事物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原理:琴是内因,是产生琴声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指头是外因,是促使内因发生变化的客观作用.一张琴如果没有“指头”这个外因的作用,永远也发不出美妙的声音;而再灵巧的指头,如果离开了内因、离开了琴这个客观条件,无论如何也弹不出美妙和琴声.琴上无琴声,指上亦无琴声,事物内因虽然具备了发出美妙琴声的客观条件,也必须在指头的外因作用下才能展示其内在的美妙的特质.
看了 观书有感和琴诗这两首诗哲理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读后感要有两个题目如:道德,是人生的引航灯——读钓鱼的启示有感400字快,这是今天  2020-04-27 …

某建筑物内一个水平直角型过道如图所示,两过道宽度均为3米,有一个水平截面为矩形的设备需要水平移进.  2020-04-27 …

观书有感揭示道理的两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直接点出了题目中的什么字,它给你启  2020-06-08 …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感悟急求唐雎不辱使命的阅读感悟,一两百字就行.参考参考,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内容有两  2020-07-03 …

求弯曲导线平动过程中切割磁感线时在两端点的感应电动势.如图甲所示两段导线长分别为、;如图乙所示,半  2020-07-20 …

如图所示,平行光滑金属轨道由两段14圆弧和一段足够长的水平轨道组成.轨道相距L,水平轨道处在方向竖  2020-07-31 …

某地图规划道路建设,考虑道路铺设方案,方案设计图中,点A,B,C表示城市,两点之间连线表示两城市间可  2020-12-01 …

某地区规划道路建设,需考虑道路铺设方案.方案设计图中,点表示城市,两点之间连线表示两城市间可铺设道路  2020-12-01 …

某地图规划道路建设,考虑道路铺设方案,方案设计图中,点A,B,C表示城市,两点之间连线表示两城市间可  2020-12-01 …

(2012•福建)某地图规划道路建设,考虑道路铺设方案,方案设计图中,点A,B,C表示城市,两点之间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