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
题目详情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出自唐代诗人太上隐者的《答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赏析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看了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5年3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全国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显示,2014年,包括技术学校 2020-04-07 …
2016年3月28日是我国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 2020-11-04 …
张玲儿是某校七年级的学生。一天,她在校门口遇到一个英俊的社会男青年。男青年对她说想跟她交朋友,并能保 2020-11-05 …
材料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60周年。在万众瞩目下,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于 2020-11-07 …
近年来,因为“哥们儿义气”而引发的打架斗殴事件屡屡发生,为此,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月”的 2020-12-08 …
201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入世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十年。十 2020-12-21 …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10个年头。入世10年,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的1 2020-12-21 …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10个年头。入世10年,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的1 2020-12-21 …
入世十年成就多入世10年,是中国融入全球贸易,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十年。1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 2020-12-2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