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曾巩的《咏柳》抓住了柳树的什么特证?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和道理?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题目详情
曾巩的《咏柳》抓住了柳树的什么特证?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和道理?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作者曾巩公(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1057),曾奉召编撰史馆诸籍,官至中书舍人。乃宋代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藏书家,系唐宋“八大家”之一。 《咏柳》,旨在托物言志,引人深思,千古绝唱也。其一、二句描写凌乱柳枝,虽“未变初黄”,方吐新芽,却凭借春风吹拂而乱舞狂飘。诗中巧用比拟之修辞手法,抨击、嘲讽、蔑视其“乱条”,即所谓趋炎附势,得志一时之小人。其三、四句描写飞花(柳絮)既飘忽 摇摆,亦妄图遮天蔽日。殊不知秋季清霜降临,岂不枯萎凋零乎?! 公,身处北宋中叶,际此民族、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复杂之时。虽纵有满意腹经纶,亦未能力挽狂澜。且眼观世风日下,人情刻薄;又目睹封建官吏,互相倾轧。争名夺利人,乃蝇营狗苟;忧国忧民者,则其志难伸。故而以诗抒情,以物明理,鞭笞一种现象:盖因奸佞误国,小人当道。其得意忘形,犹虫蚀良木、蚁毁长城……..以致社会黑暗,民生凋敝。然夕阳西山,终究为历史所唾弃,“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诗句),其下场可耻可悲也! 此诗格调超逸,形象逼真。咏柳而刺世,言简而意深。催人警醒,读者叹服。诗曰: 倚势飞花傲一时,拟人状物斥狂痴。 清霜秋日扫残叶,哲理深含品妙诗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说明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赏析: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41211.html 参考资料:艺术中国
看了 曾巩的《咏柳》抓住了柳树的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铀核23892U发生一次α衰变,变成一个新核(Th),已知衰变中产生的α离子在磁 2020-04-05 …
某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随电容的变化而变化为使其频率范围是535kHZ至1605kHz己知可变电容 2020-04-07 …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句子赏析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字样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 2020-05-22 …
请问在泡米粉(米线)时在水里加什么添加剂可以使米粉(米线)变得很劲道,在做米粉时,口感不是很劲道, 2020-06-21 …
如何证明改变有限多个点的函数值,不改变积分值如果一个函数在闭区间上可积,改变有限个点的值,积分值不 2020-06-23 …
根据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2020-07-05 …
以下是几组关于胚芽鞘和生长素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甲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 2020-07-25 …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B.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 2020-11-03 …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A.增强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反 2020-11-03 …
怎样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我看书时,总是希望把看到的都背一背,多读几遍记住.但做题时,感觉啥也没记住,知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