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

题目详情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 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 35 S和 32 P分别标记T 2 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该实验分别用 32 P和 35 S标记T 2 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   )

A.用含 35 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 32 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 35 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 32 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          。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 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           中;若用 15 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           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①④     (3)C(4)大肠杆菌   沉淀物    上清液和沉淀物 解析
分 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④离心分离,③放射性检测;(2)用32P标记DNA的①,用35S标记蛋白质的④(3)若要测定的上清液放射性高,则应是做35S标记的噬菌体组,该噬菌体获得的方法是: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从而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既标记蛋白质,也标记DNA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蛋质外壳在上清液,而DNA注入到细菌细胞中进入沉淀物,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考点: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看了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问一道初一整式乘法的题一个细菌1次分裂后变成2个细菌,2次分裂后成4个(即2的2次方)个,3次分裂  2020-04-22 …

A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B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C  2020-05-02 …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温度高低有关.请写出实验器材、实验的步骤、实验电路图及实验结论  2020-05-14 …

如右图,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伞帽。对这一实验下列有关评价  2020-05-17 …

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2020-06-15 …

以下有四个实验,对应找出它们的结论是甲:美西螈核移植实验乙: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丙:变形虫去核及核移  2020-06-25 …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装置的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将  2020-06-29 …

小华做完“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后,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请你帮他填写  2020-07-01 …

现给你如下器材:音叉、乒乓球、细线、橡皮筋、鼓、纸张、小橡皮锤.请你从中挑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2020-07-07 …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科学家在研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进行了2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  2020-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