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崞县丞。改东京市令。世宗判留务,甚爱重之。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世宗改元于辽东,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崞县丞。改东京市令。世宗判留务,甚爱重之。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世宗改元于辽东,或劝赴之,富贵可一朝遂,大节曰:“自有定分,何 遽 尔。”随例补尚书省令史,擢秘书郎、大理司直。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遂授大节。俄以杖杀豪民为有司所劾,削一阶解职。未几,授同知洺州防御使事。 入为太府丞、工部员外郎。卢沟水 啮 安次,承诏护视堤城。擢修内司使,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其平。进工部郎中。时阜通监铸钱法弊,与吏部员外郎麻珪莅其事。积铜皆窳①恶,或欲征民先所给直, 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以其事闻,卒得免征。 就改户部郎中,定襄退吏诬县民匿铜者十八村,大节 廉 得其实,抵吏罪,民斫石颂之。召授工部侍郎,改户部。世宗东巡,徙太府监,谕之曰:“侍郎与太府监品同,以从行支应籍卿办耳。” 章宗即位,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因言河东赋重宜减,议者或不同,大节以他路田赋质之,遂命减焉。乞致仕,不许,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近郭有男子被杀者,闻其妻哭声不哀,召而审之,果为奸夫所杀,人以为神。西山有晋叔虞祠,旧以 施 钱输公使库,大节还其庙以给营缮。选授河东路提刑使,未赴,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 阅岁,移知广宁府,复请老,授震武军节度使。部有银冶,有司以为争盗由此生,付河东、西京提刑司与州同议,皆以官榷为便,大节曰:“山泽之利,当与民共。且贫而无业者,虽严刑能禁其窃取乎? 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 ”上从其议。复乞致仕,许之,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承安五年卒,年八十。 (选自《金史》,有删改) 【注】①窳(yǔ):粗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 ②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 ③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其平。 ④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 ⑤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 ⑥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
(1)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以其事闻,卒得免征。 (2)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张大节说:“这是官府收纳时的过失,与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将这件事(上报)使皇帝知晓,最终免于追究。(过、何与焉、闻、卒各1分,整句通顺1分) (2)应当明确告诉百姓,分给他们土地、使他们交纳赋税,那么那些游手好闲的无业人员也就有了凭借(依靠),这对官府也便利。(宜明谕、输、资、便各1分,整句通顺1分) (3)在堂上低洼处倒一杯水,那就只能拿芥草作为舟,在这里放一个杯子就会着地,这是因为水浅而舟大啊。(覆、坳堂、焉、胶、句式各1分) (4)我想要遵从旨意立刻赴任,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天严重起来;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奔驰、日笃、苟、告诉、许各1分) |
| 小题1: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 2020-06-16 …
阅读唐太宗的三则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速,一朝 2020-06-25 …
下面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唐太宗的皇后 2020-07-26 …
为什么敬佩唐太宗,敬佩唐太宗的三理由 2020-07-28 …
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⑨。她是我国历史 2020-07-28 …
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⑨。她是我国历史 2020-07-28 …
人称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是唐高宗的 2020-07-28 …
下图反映了唐朝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处应处于[]A.唐 2020-07-28 …
太宗罢朝中对魏征得评价对魏征得评价,最著名的是唐太宗的“三镜”说,即:以()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2020-07-28 …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以后,发展极为迅速,但在北朝与晚唐时却几度遭受灭顶之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