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的翻译
题目详情
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的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卢.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参考译文]
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是天下马最多的地方,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那么说没有马,也不能算是假话了.”
东都洛阳,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实学而隐身不仕的,洛水的北岸有一位,叫石生,洛水的南岸有一位,叫温生.御史大夫乌公凭节度使的身份镇守河阳的第三个月,认为石生是个人才,就依照礼仪,把石生招入幕府.没有过几个月,又认为温生是个人才,于是通过石生作媒介,又把温生招入幕府.东都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很多,可是怎么禁得起早晨挑选一个,把最好的带走,晚上挑选一个,把最优的带走呢?这样一来,从东都留守、河南尹起,到各部门的主管和我们两县的官吏,如果政事上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办案时遇到可疑点,找什么人去商量妥善解决呢?辞官回乡的士大夫们和谁一起游玩呢?青年后辈又到哪里去考究德行、请教学业呢?东来西往经过洛阳的官员们,也无法依礼到他们的住所去拜访.像这样也就可以说是:“御史大夫乌公一到洛阳,洛阳处士们的住所里就没有人了.”难道不行吗?
皇帝处理天下大事,所托付、依靠出大力的,只有宰相和将军罢了.宰相为皇帝搜罗人才到朝廷,将军为皇帝选拔文人武士到军帐里,如果这样,要使国家内外不安宁,那是不可能的了.我被束缚在这里,不能自己引退,想依靠石、温两位的帮助度过晚年.现在,二位都被有权力的人要走了,这又怎能不使我耿耿于怀呢?
温生初到,在军门拜见乌公时,希望把我前面所说的,代为天下人祝贺;把握后面所说的,替我表示对选尽人才这件事的抱怨.
东都留守相公首先写成一首四韵诗来赞美此事,我便依照他的诗意写了这篇序.
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卢.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参考译文]
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是天下马最多的地方,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那么说没有马,也不能算是假话了.”
东都洛阳,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实学而隐身不仕的,洛水的北岸有一位,叫石生,洛水的南岸有一位,叫温生.御史大夫乌公凭节度使的身份镇守河阳的第三个月,认为石生是个人才,就依照礼仪,把石生招入幕府.没有过几个月,又认为温生是个人才,于是通过石生作媒介,又把温生招入幕府.东都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很多,可是怎么禁得起早晨挑选一个,把最好的带走,晚上挑选一个,把最优的带走呢?这样一来,从东都留守、河南尹起,到各部门的主管和我们两县的官吏,如果政事上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办案时遇到可疑点,找什么人去商量妥善解决呢?辞官回乡的士大夫们和谁一起游玩呢?青年后辈又到哪里去考究德行、请教学业呢?东来西往经过洛阳的官员们,也无法依礼到他们的住所去拜访.像这样也就可以说是:“御史大夫乌公一到洛阳,洛阳处士们的住所里就没有人了.”难道不行吗?
皇帝处理天下大事,所托付、依靠出大力的,只有宰相和将军罢了.宰相为皇帝搜罗人才到朝廷,将军为皇帝选拔文人武士到军帐里,如果这样,要使国家内外不安宁,那是不可能的了.我被束缚在这里,不能自己引退,想依靠石、温两位的帮助度过晚年.现在,二位都被有权力的人要走了,这又怎能不使我耿耿于怀呢?
温生初到,在军门拜见乌公时,希望把我前面所说的,代为天下人祝贺;把握后面所说的,替我表示对选尽人才这件事的抱怨.
东都留守相公首先写成一首四韵诗来赞美此事,我便依照他的诗意写了这篇序.
看了 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 2020-06-21 …
阅读《河中石兽》选段,完成下列各题。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2020-06-21 …
英语翻译初,崇宁既建辟雍,诏以荆公封舒王,配享宣圣庙.肇创坐像.未几,其婿蔡卞方炫赫用事,议欲升安 2020-06-21 …
英语翻译天人之理一也.人事尽至于不可奈何,然后可以归之于天,譬犹农夫之治田,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 2020-06-29 …
由于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许多科学家都在从事石油的勘探工作.虽然人类不能用自己的眼睛直 2020-07-06 …
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 2020-07-15 …
英语翻译1.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2.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3.物尽其用 2020-11-16 …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2020-12-01 …
《史记》中记载了西汉名将李广射石一事:“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 2020-12-06 …
体悟人生哲理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