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和佛有关的古诗主要是写有关忠心向佛的.

题目详情
和佛有关的古诗
主要是写有关忠心向佛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谒》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谒》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神秀的这首诗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象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
心如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粘染则不明澈.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字面意思为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该诗前两句是讲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后两句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实证,见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这些在神秀的诗中都体现出来.
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这两首诗已成为佛教历史的一段佳话.大家普遍都认为慧能的诗悟性更高,境界更深.从境界上讲感觉是这样,但是慧能的诗给人的感觉太空了,空得让人摸不着边际.而神秀的诗体现真修实悟,给人更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之处.
看了 和佛有关的古诗主要是写有关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久别重逢恍然大悟和蔼可亲悬崖峭壁笔走龙蛇独具匠心描写外貌和心理的有哪些把这些归类描写外貌的:描写心  2020-04-27 …

当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时,心脏的心房和心室的舒缩状况是()A.心房心室同时  2020-05-23 …

综合性学习。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欣赏古代诗歌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心灵  2020-06-09 …

请用感慨绽放争执激荡疲惫不堪小心翼翼造句,至少用上两个词,写一段描写人物行为和心理的话  2020-06-17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  2020-06-18 …

填写词语1:“胆战心惊”“胆战”和“心惊”的意思相近,请再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2:描写波涛的.至少  2020-06-19 …

:“心中的雕像”该怎样写心中的雕像和心中的偶像有什么区别  2020-06-23 …

有关“外界环境和心态”的写作素材围绕“境随心转是圣贤,心随境转是凡夫。”的论点和写作素材(名人名言  2020-07-07 …

下列关于心房和心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心房和同侧的心室相通B.心房与心室间有房室瓣C.心室和静  2020-07-29 …

下列关于心房和心室的说法,错误的是A心室与心房交替收缩和舒张B心室与心房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各不相同C  2020-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