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明代,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反映了飞速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生活。明代俗谚道:苏州样,广州匠。明代广东人颇为崇尚“奇器”,而番舶贸易的存在及其发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代,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反映了飞速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生活。明代俗谚道:苏州样,广州匠。明代广东人颇为崇尚“奇器”,而番舶贸易的存在及其发展,使广州人可以充分享用来自东、西洋的金银之器。广州所造锡器,号称天下最良;广州佛山镇所产的铁锅,更是行销天下。所谓“苏州样”,即“苏意”,就是苏州已经成为领导天下时尚之都。凡衣服式样,新鲜、离奇,一概称之为“苏样”;见到别的稀奇鲜见的事物,也成为“苏意”。“时玩”则是明代出现的新词,宣德铜器、成化窑器,都是明代的时玩。时玩之风,滥觞于江南的好事缙绅,最后经徽州那些巨商大贾推波助澜,遂成全社会风气。同时,沈周、唐寅之画,文徵明、祝允明之书法,无不成为人们收藏的抢手的“时玩”。“杭州风”一词,也是明代各地相当流行的新词。这缘于杭州人喜欢掺假,如酒掺灰、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注水,织作刷油粉,外面漂漂亮亮,里头却是空心甚至腐败。明代中期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商业繁荣之后,也有一个从温饱向奢华的过渡。所谓“新开门七件事”:诙谐、听曲、游玩、博弈、买春、收藏、花虫鱼鸟。其中既有大众百姓逗闷的乐子,也有文人士大夫打发闲暇的雅趣。即生活的享乐化与艺术化。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中国文字,迟早必废。而循之进化公例恐终无可逃。
--摘编自陈独秀、钱玄同言论《新青年》(1918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新名词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钱玄同、陈独秀的主张,并简要予以评析。(提示:评析=观点合理性及影响+观点局限性及影响+观点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 在明代,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反映了飞速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生活。明代俗谚道:苏州样,广州匠。明代广东人颇为崇尚“奇器”,而番舶贸易的存在及其发展,使广州人可以充分享用来自东、西洋的金银之器。广州所造锡器,号称天下最良;广州佛山镇所产的铁锅,更是行销天下。所谓“苏州样”,即“苏意”,就是苏州已经成为领导天下时尚之都。凡衣服式样,新鲜、离奇,一概称之为“苏样”;见到别的稀奇鲜见的事物,也成为“苏意”。“时玩”则是明代出现的新词,宣德铜器、成化窑器,都是明代的时玩。时玩之风,滥觞于江南的好事缙绅,最后经徽州那些巨商大贾推波助澜,遂成全社会风气。同时,沈周、唐寅之画,文徵明、祝允明之书法,无不成为人们收藏的抢手的“时玩”。“杭州风”一词,也是明代各地相当流行的新词。这缘于杭州人喜欢掺假,如酒掺灰、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注水,织作刷油粉,外面漂漂亮亮,里头却是空心甚至腐败。明代中期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商业繁荣之后,也有一个从温饱向奢华的过渡。所谓“新开门七件事”:诙谐、听曲、游玩、博弈、买春、收藏、花虫鱼鸟。其中既有大众百姓逗闷的乐子,也有文人士大夫打发闲暇的雅趣。即生活的享乐化与艺术化。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中国文字,迟早必废。而循之进化公例恐终无可逃。
--摘编自陈独秀、钱玄同言论《新青年》(1918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新名词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钱玄同、陈独秀的主张,并简要予以评析。(提示:评析=观点合理性及影响+观点局限性及影响+观点产生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番舶贸易的存在及其发展,使广州人可以充分享用来自东、西洋的金银之器”可知,新名词的出现在于海外贸易兴盛;根据材料信息“苏州样,广州匠”可知,新名词的出现在于手工业的进步;根据材料信息“滥觞于江南的好事缙绅,最后经徽州那些巨商大贾推波助澜”可知,新名词的出现在于市民群体壮大;商人士绅群体壮大;根据材料信息“沈周、唐寅之画,文徵明、祝允明之书法,无不成为人们收藏的抢手的‘时玩’”可知,新名词的出现在于书法艺术的世俗化;根据材料信息“明代中期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商业繁荣之后,也有一个从温饱向奢华的过渡”可知,新名词的出现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由“杭州风”可知,其原因为商品良莠不齐.(2)根据材料信息“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可知,二人主张废除汉字以开启民智.根据材料信息“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可知,汉字用于记载旧文化;根据材料信息“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可知,汉字笔画文法烦琐,使用汉字不利于西学传播.评价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影响、观点局限性及影响和观点产生的原因分析.
故答案为:
(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市民群体壮大;海外贸易兴盛;手工业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商人士绅群体壮大;书法艺术的世俗化;商品良莠不齐.(2)主张:废除汉字以开启民智.
合理性:汉字用于记载旧文化;汉字笔画文法繁琐,使用汉字不利于西学传播.
影响:批判汉字有利于冲击传统礼教,推动民主与科学的传播.
局限性: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割裂民族传统;低估传统文化的价值.
影响:打击中国人民族自尊心,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观点产生的原因:保守思想阻碍现代化进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有名无实;民族危机加剧;救亡图存思想推动;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市民群体壮大;海外贸易兴盛;手工业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商人士绅群体壮大;书法艺术的世俗化;商品良莠不齐.(2)主张:废除汉字以开启民智.
合理性:汉字用于记载旧文化;汉字笔画文法繁琐,使用汉字不利于西学传播.
影响:批判汉字有利于冲击传统礼教,推动民主与科学的传播.
局限性: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割裂民族传统;低估传统文化的价值.
影响:打击中国人民族自尊心,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观点产生的原因:保守思想阻碍现代化进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有名无实;民族危机加剧;救亡图存思想推动;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分急】寻表达这个意思的谚语俗语成语名言诗句等(限中文)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一个东西是另一个东西 2020-05-15 …
学广东话的发音帮我找点广东话日常用语的词句带注音更好 2020-05-17 …
高中物理化学一些重要东西的发现人及其成就总结就是谁谁什么成就别整一名人一大串的万有引力电场化学物质 2020-06-04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东林书院名联,其中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 2020-06-10 …
语病题求解析两个病句,请问错在哪里呢?1.由船闸、电闸、泄水闸等组成的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2020-06-21 …
从电视机的发展中,你发现了什么?它与人们的需要和科学及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2020-06-23 …
修改病句为加快东北的发展,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它和西部开发并列为东西互动的 2020-07-25 …
写一封信1.向亲朋好友介绍东莞的发展和成就2.描述自己在东莞的幸福生活3.宣传推广东莞城市新标号新 2020-07-27 …
关于网球双打决胜局比赛中的发球问题决胜局比赛中,该轮及的发球员在右区发第1分球后,即改由对方在()区 2020-11-07 …
我们都知道河水泛滥会造成水灾,为什么埃及人却渴望尼罗河泛滥呢?按时间顺序,整理出古代埃及的发展线索. 2020-12-05 …